马克龙已“无力回天”,主动交出总统大权,还能给自己留个体面 对国内的政治僵局,马克龙已无力回天,戴高乐一手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难道要毁在他的手上? 在不信任投票中失利后,法国总理贝鲁向马克龙递交了辞呈,法国又一次走到了国内政治的十字路口。 当地时间9月8日,法国国民议会以364票反对、194票支持的投票结果,彻底否决了贝鲁领导的政府。 这意味着,贝鲁苦心推出的2026年预算案——那份计划削减440亿欧元支出、甚至取消两个公共假日来缓解债务危机的方案,彻底泡汤。 法国每秒债务增加5000欧元,赤字远超欧盟标准,国家经济早已不堪重负。 可即便在这样的危机面前,法国政坛依然你争我斗、互不相让,左翼反对削减福利,极右翼抨击取消假期是“背叛传统”,马克龙的中间派早被夹在中间、寸步难行。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局面,真的让人忍不住叹气。一个曾经引领欧洲的大国,如今却因为内部撕裂而几乎“停摆”。 马克龙2017年上台时,多少人期待这位年轻总统能带来新气象? 可他推行的改革不是遭遇“黄背心”街头烈火,就是被议会拖入拉锯战,民意支持率现在只剩可怜的17%。 更尴尬的是,去年他冒险解散议会、提前选举,本想挽回局面,结果却让极右翼和左翼更强壮,自己的阵营反而缩水,彻底把法国送进了“政治死循环”。 为什么法国会陷入今天这种僵局? 表面上看,是议会里三派角力、谁也不服谁——左翼联盟、极右势力和马克龙的中间派,几乎各占山头,任何政策想通过都得看别人脸色。 但往深处看,这其实是一场关乎“法国方向”的隐形战争:左翼要福利、极右要身份、中间派想紧缩,三种理念互不退让,让国家治理变成一盘散沙。 而马克龙,早已不是那个能一呼百应的领袖,他更像一个试图在暴风雨中掌舵却屡屡被浪打翻的船长。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场政治危机早已越过国界,搅动着整个欧洲的神经。 法国一直是欧盟的“引擎之一”,如今引擎故障,欧元区稳定性也拉响警报。 投资者开始担心法国债务危机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希腊式爆雷”,甚至有人猜测法国正在“意大利化”——高负债、高融资成本、政府频繁更迭。 而马克龙最近频频外交亮相,从美乌调解到俄乌停火倡议,看似在国际上找突破,实则是用外交遮内窘,治标不难治本。 但真的能就这么下去吗?当然不能! 法国人民需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无休止的党派斗争。 目前看,马克龙面前的路无非三条: 要么自己辞职, 要么硬着头皮再任命一个新总理——刚接任的勒科尔尼已是两年内第四位总理,能坚持多久没人知道; 最冒险的,是再次解散议会提前大选,可民调显示,极右翼国民联盟很可能一跃成为第一大党,那将是更大的未知数。 所以说,这场危机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去留,它直指第五共和国的制度设计——过度依赖总统强势领导,一旦出现议会分裂,几乎就陷入僵局。 有人呼吁建立“第六共和国”,走向更平衡的议会制,但改革岂是易事?在各方势力撕扯下,可能连启动的机会都没有。 回过头看,戴高乐当年设计这套体制,本意就是避免政府频繁更迭、确保稳定执行。 可如今,法国却陷入比以往更深的动荡,这真是历史的一大讽刺。 马克龙能否在这波危机中保住体面?法国能否在欧盟角色不变的前提下走出困局? 这些问题的答案,如今谁也不确定。 唯一能确定的是,一个强大的法国符合欧洲利益,也符合全球多极化的期待。 我们期待法国各方能最终以大局为重,放下党争、共同面对挑战。 毕竟,团结才是化解危机的唯一钥匙——不只是法国的钥匙,也是整个欧洲的未来所系。 参考资料:政府又双叒叕垮台,马克龙深陷危机,法国将何去何从?——观察者网
马克龙已“无力回天”,主动交出总统大权,还能给自己留个体面 对国内的政治僵局,
周律鸣法
2025-09-11 15:44: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