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我父亲是侵华日军,我从不吃中国菜,因为我不配,我也不生小孩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11 18:38:2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我父亲是侵华日军,我从不吃中国菜,因为我不配,我也不生小孩,因为我的身上流着恶魔的血液,这样的血脉,必须要在我这一代终结。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沉重一生的秘密之门。村上春树的父亲村上千秋,曾是侵华日军第16师团的一名辎重兵。1938年,20岁的村上千秋被征召入伍,三次前往中国参与侵略战争。 虽然辎重兵不直接参与前线作战,但村上千秋亲口向年幼的村上春树讲述过部队处决中国战俘的残忍场景:用军刀砍下人头、剖开民兵领袖的肚子、将幸存者集体烧死。 这些画面成了村上春树一生的噩梦,他形容这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精神创伤”。 知道真相后,村上春树彻底变了。他无法接受自己流着“侵略者的血”,开始用极端方式赎罪。第一,他拒绝吃中国菜。 1994年访华时,面对满桌佳肴,他当众拿出自带罐头,坦言:“我没资格享受中国美食。”工作人员原以为他挑剔,听到解释后全场沉默,原来这不是偏见,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负罪感。 然后他决定不生育,他与妻子阳子约定不要孩子,要让罪恶血脉终结在自己这一代。还有就是与父亲决裂,整整20年不见面,直到父亲临终前才勉强和解。 但村上春树的赎罪不止于个人仪式,他将创伤化为文字,向日本社会的集体失忆宣战。1995年出版的《奇鸟行状录》直接描写日军在诺门罕战役的暴行,揭露在中国东北屠杀劳工的真相。 后来《刺杀骑士团长》更直面南京惨案。这些内容刺痛日本右翼神经,他被骂作“叛国贼”,却始终坚持:“历史不是用来遗忘的,而是用来背负的。” 为什么他宁可被同胞攻击也要揭开伤疤?根源在于父亲战后的沉默。村上千秋余生每日诵经超度死者,却从未真正忏悔。村上春树曾在书中质问:“父亲们犯下的罪,难道能随时间抹去吗?” 他用一生对抗这种逃避,甚至花几年时间查证父亲是否参与南京大屠杀。得知父亲部队未直接参与时,他虽松了口气,却仍无法释怀:“即便没有亲自动手,父亲也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村上春树的挣扎,是战争创伤代际传递的残酷样本。他背负着本不属于自己的罪孽,却以决绝的姿态承担历史责任。 有人批评他“过度赎罪”,但更多人为他的勇气动容。中国网友说:“他替父辈跪下了,而许多日本人还站着。” 直到2008年父亲去世,村上春树才勉强与他和解,但心结从未真正解开。 他在《弃猫》中写道:“我们只是落向大地的雨滴,每滴雨都有继承历史的责任。”这句话,是他对世界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警示。 信息来源: 新京报—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