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现在可能为了向俄罗斯施压而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 最近欧盟的一些动作让人看得有点糊涂。一边说要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另一边却在经贸领域频频对中国出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前不久刚发表演讲,把中国市场批了一通,转头就忙着推出各种限制措施。 这种左手握手右手挥拳的操作,说到底还是被美国在背后推着走,想通过拿捏中国来给俄罗斯施压,可这算盘打得再响,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钱。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欧盟现在的处境。2024年中欧贸易总额已经达到7858.2亿美元,中国连续18年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么大的贸易盘子,本该好好维护,可欧盟却偏偏要跟着美国趟浑水。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就明着要求欧盟对中国加征最高100%的关税,理由是中国买俄罗斯能源"帮了莫斯科的忙"。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对俄贸易额今年10月刚创下五个月新高,却逼着欧洲盟友牺牲对华利益,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欧盟这边呢,嘴上喊着要"独立自强",身体却很诚实地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他们不光在讨论对俄罗斯的新制裁包,还琢磨着要对继续买俄罗斯能源的中国搞"二级制裁"。 可真要这么干,先倒霉的恐怕是欧洲自己。就说能源吧,欧盟现在还得靠俄罗斯10%到20%的天然气过日子,东欧国家更是离不开俄罗斯的廉价气。 想通过制裁中国来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这不是逼着俄罗斯把更多能源卖给中国吗?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已经占进口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双方贸易95%都用本币结算,欧盟这点制裁威胁根本起不了作用。 欧盟这些新制裁措施,说穿了就是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搞保护主义。今年6月他们推出的国际采购工具(IPI)措施,直接禁止中国医疗器械厂商参与欧盟500万欧元以上的公共采购合同,连使用中国制造零部件超过50%的外国企业都受牵连。 这招也太损了,可他们不想想,中国医疗器械对欧长期都是贸易逆差,2024年自欧进口125亿美元,出口才90亿美元。西门子、飞利浦这些欧洲巨头在中国市场占着大头,还享受各种便利政策,现在倒反过来限制中国企业,这哪是讲公平,分明是耍霸权。 中国这边也没惯着他们。你限制我的医疗器械投标,我就把欧盟企业排除在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项目外。你对我的电动汽车加税,我就对你的白兰地征收保证金。 这种精准反制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都是根据实际贸易情况来的。就像商务部说的,凡事多商量,少"贴标签",可欧盟要是非要把合作变成对抗,中国也只能奉陪到底。 法国国民议会欧洲事务委员会最近出了份153页的报告,把话说得很明白:欧盟对华政策"过于依赖美国",已经导致了"战争式的贸易对抗",这对欧洲来说弊大于利。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欧盟现在就像个夹在中间的受气包,一边被美国逼着对华强硬,一边要面对自己内部的利益冲突,还要承受中国的反制措施。 2024年欧盟共发起25起贸易救济原审调查,其中21起都针对中国,这种密集程度在全球都少见。可这么折腾下来,欧盟企业的日子更难过了。有对欧出口的中国企业负责人就说,现在赴欧投资的成本和风险实在太高,不得不放弃参与欧洲企业联合体投标。 说到底,欧盟想通过打压中国来施压俄罗斯,根本就是找错了对象。中俄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不是谁能随便拆散的。俄罗斯的原油、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往中国,双方在核能、航天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多达86个。 欧盟就算把对华关税加到天上去,也挡不住这趋势。反而会让自己错失巨大的市场机遇,就像匈牙利外长说的,这是"把欧洲带入必败的战争"。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欧盟要是继续跟着美国走,只会两头不讨好。一边得罪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一边解决不了俄罗斯的问题,最后把自己的经济拖下水。2024年欧盟对华新增投资67.9亿美元,中国对欧盟新增投资70.9亿美元,这种双向投资的良好势头,不该被政治操弄毁掉。中欧之间有分歧很正常,但解决分歧的办法从来不是制裁和对抗。 看着欧盟现在这番操作,真让人觉得有点可惜。建交50年来的合作成果来之不易,这么大的贸易和投资规模,藏着多少就业岗位和经济增长潜力。 偏偏要学美国搞"脱钩断链",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法国白兰地企业的困境,德国汽车厂商的担忧,匈牙利对投资的渴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诉求,不是政客们几句口号就能打发的。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是要讲点基本道理,不能为了迎合别人就牺牲自己的利益。欧盟要是真有战略自主的魄力,就该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别再做那种既损人又不利己的事情。
乌克兰特大阴谋曝光!总司令是罪魁祸首! 2025年夏天有个事儿突然冒出来——
【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