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甩出芯片封锁新规,连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都连夜跟进,宣布即日起对华出口1970i和1980i两款老型号光刻机也需审批。 按理说,这两款DUV光刻机已经退出核心竞争舞台,产线早就被更新的2000系列甚至更高级机型所替代。 可美国这一招,把它们又变成了焦点。 ASML不再听命于美国,而是由荷兰政府亲自出面,接管审批权。宣布从即日起,对华出口1970i、1980i这类DUV光刻机,通通得申请许可。 不过ASML不觉得这会影响收入,毕竟出不出去,能不能批,关键还得看荷兰怎么批。 这两款设备,其实属于DUV浸没式中比较成熟稳定的型号。 用在中高端芯片量产上没问题,甚至很多厂商还拿它做多重曝光技术,去冲刺更先进的工艺节点。 过去这类设备,大多由美国“外国产品规则”(FDPR)来监管。只要用上美国产零件或软件,出口就得经过美国同意。 荷兰这次算是主动把审批权收回来。 看上去像是在回应美国政策,实际上更像是在维护出口主权。不想老是被外来标准掣肘,干脆自己设卡。 不过换了管理部门,不代表门就宽了。 荷兰政府表态,这只是统一许可程序,具体能不能批,还是要个案审查。 说白了,从美国那关,挪到荷兰这关,可能也一样卡。 外贸部长说得很直接,这种调整,是为了回应先进技术对国家安全的潜在风险。 ASML就显得轻描淡写。他们说这只是个技术性变动,对财务预期没有重大影响。 这话其实也对。 ASML真正赚钱的那批设备,是NXT:2050i、2100i甚至更高级别的EUV光刻机。 1970i和1980i虽然还在市场里跑,已经属于次级主力。限制它们,只是象征意义更大,经济冲击有限。 不过象征意义恰恰是美国想要的。 从2023年开始,美国就不断用技术规则去限制中国拿到先进制程设备。 特别是EUV,早就封死。 DUV还能曲线救国,比如用多重曝光造7nm甚至更小。 美国盯上的就是这条缝。 所以才要求ASML,把1970i、1980i这种还能做多重曝光的设备也纳入出口许可。 ASML没法拒绝美国,也不愿彻底丧失对出口流程的主导权。 这时候荷兰政府站出来接手,其实是权力再分配。 说白了,美国想控,中国想拿,荷兰只能夹中间。 这次把设备纳入审批清单,是想安抚美国,也想让出口行为看上去像是“自主”决定。 不过换谁批,其实影响不了太多。只要美国不松口,谁都不敢放人出门。 而且就算批了,出不出得来也看细节。 这类审批,一般是逐单申请,有订单先走流程,没有订单就等着。 不少设备最后卡在“等批中”,拖个半年一年不是问题。即便批下来,也得看客户有没有备用替代方案。 在这一轮博弈中,ASML最怕不是不能卖,而是不知道能不能卖。 企业最怕不确定性,不确定收入来自哪里,不确定订单能不能执行,不确定设备最后落到哪边。 而中国当然是不会坐视不理,商务部立刻发声明,表达强烈不满。 指责荷兰这一决定是在滥用出口管制手段,呼吁不得损害中荷企业正常合作,不得扰乱产业链稳定。 真正的信号在后面,中国再次强调了“反对泛安全化”“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出口许可这种事,不能因为美国说危险就危险,荷兰就要管。 过去中荷之间的半导体合作,其实是双赢。 ASML从中国客户那里拿到大量订单,中国也借助DUV设备提升制造能力,提升代工水平。 限制只会让彼此失去信任。 当然中国也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本土设备商正在加紧推进DUV研发,虽然和ASML还有技术代差,通过国产替代,部分制程已经能自给。 短期内追上1970i难度不小,长远来看不是没有可能。 尤其是中国近年推进技术链自主化的节奏越来越快,政策资源倾斜也越来越明显。 ASML自己也怕这一点,怕卡多了,客户被逼出来搞替代技术,怕限制太严,反而砸了自己的市场。 对他们来说,卖DUV是现金流,卖EUV是战略价值。 现在连DUV都卡,能卖的项目越来越少。 关键问题是,美国主导的限制政策没有尽头。 今天是1970i、1980i,明天是不是要把NXT:1470i、1450i也列进去? 设备型谱越压越窄,到最后,ASML只剩一堆不许卖的产品,自己转圈。 而对荷兰政府来说,虽然想保产业,但也不能跟美国硬杠,毕竟背后还有更大的政治账。 一边是供应链主导权,一边是市场准入,一边是盟友压力,一边是客户流失。 不管谁来批许可,风险始终挂在那里。 现在看似卡住别人,其实是逼自己走到墙角。 打压越狠,对手越强,自己留的路就越少。 荷兰这一招,算是防守,也算是妥协。 长远来看,欧洲半导体工业还能不能有自己的主见,不是看批不批,而是看敢不敢彻底脱钩美国标准,这才是真问题。 参考信息: 《荷兰政府宣布限制ASML部分DUV设备出口》·央视新闻·2024年9月7日
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