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闲逛,看到一卖烟卷的妇女,大吃一惊,连夜给毛主席写了封信。毛主席看完后,沉思片刻:“有志气,给她安排份工作!” 爱新觉罗·韫颖1913年出生在北京的紫禁城,她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妹妹,父亲是载沣,那时候清王朝已经没了,她家为了避开外面的乱子,从载沣开始就把姓改成了金,她也就叫金韫颖。小时候她在宫里待着,日子过得还算稳当,但没多久1924年冯玉祥的部队就把他们全家赶出去了,她那时才11岁,跟着一大家子人搬到天津的张园住。那里不像宫里那么封闭,她开始学点外面的东西,每天跟溥仪他们学日语,闲下来还打打网球啥的。她跟溥仪关系近,因为是同一个妈生的,溥仪挺宠她。 到了1932年,她19岁,溥仪给她安排了婚事,对方是前清大臣荣源的二儿子润麒,这人还是皇后婉容的弟弟。婚礼本来想在天津办,后来改到长春。那时候溥仪已经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当了伪满洲国的皇帝,这门亲事看着门当户对,其实夹杂着政治因素。婚后没多久,溥仪就让润麒和弟弟溥杰去日本学军事,她作为媳妇也得跟着去。这趟去日本表面上是留学,实际上她和丈夫成了日本人控制溥仪的工具。在日本她被推成妇女会的名誉会长,还给裕仁天皇的弟媳教过中文,但活动老是被盯着,挺压抑的。她常给溥仪写信,那些信后来整理成了《满宫残照记》的一部分。待了两年,她找借口回长春探亲,就没再回去。润麒回来后在伪满的军事学校当了中校教官,他们俩在长春安顿下来。 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洲国没了,她32岁带着三个孩子在乱局中跑路,丈夫润麒在逃亡时就不知去向了。她带着东西逃到大栗子沟躲着,后来把随身的十几箱金银珠宝都交给了当局,只留了点换洗衣服。之后她去了通化,换上普通衣服,在街头摆摊卖香烟,靠这个养家。生活一下子从皇室掉到最底层,她还试过其他小生意,总算让孩子们有口饭吃。那几年社会不稳,她日子过得小心翼翼,但她适应得快,坚持了下来。 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的菜市场转悠时,看见一个卖烟卷的妇女,一眼认出那是金韫颖,他吃了一惊,因为知道她是溥仪的妹妹,以前过的是皇室生活,现在却在市井混日子。他上前聊了几句,了解了她这些年的情况,她靠卖烟维持一家子,收入勉强够用。章士钊回去后当晚就给毛泽东写了信,信里讲了这个事,还附上了金韫颖的自述材料、几张照片和她写的诗。他建议中央帮她安排点事做,因为她有文采,也经历了这么多变故。 毛泽东收到信后,看了那些材料,自述有好几页,讲了她从皇室到平民的转变。他想了想,就批示说她有志气,该给她安排工作。这个批示很快就传下去,相关人员开始处理这件事。章士钊是中央文史馆的馆长,他跟毛泽东关系老,早年就认识,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就看过章士钊办的杂志,还得过他的资助去北京。这次章士钊写信,也因为他知道金韫颖的背景,觉得她值得帮一把。金韫颖的自述里提到她上交了珠宝,靠自己过日子,这点让毛泽东觉得她融入了普通人中。 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批示,很快就把金韫颖安排到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她在那儿负责整理资料,利用她的知识帮忙。她生活条件改善了,不用再为吃饭发愁。没过多久,她还被选为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这个职位让她参与一些文化和历史的事务。她在岗位上干得稳当,继续用她的文笔贡献点力量。 1956年,经批准,她和七叔载涛一起去抚顺战犯管理所看了溥仪。那时候溥仪还在改造,她去探望,兄妹见了面。溥仪后来1959年被特赦,出狱后知道妹妹在政协上班,还去过她单位转转。金韫颖的孩子们也渐渐长大,她在北京安顿下来,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她的一生跨了好几个时代,从清末的格格,到伪满的成员,再到新中国的工作者,这变化大,但她适应了。
荣禄墓被打开,世人方知:其外孙溥仪撒了谎,他和慈禧的关系不一般?荣禄墓被打开的那
【4评论】【9点赞】
用户17xxx04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放得下身段,女中豪杰
用户15xxx23
润麒和溥仪一起被抓了,一直到了1957年才被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