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画家迎娶了自己的人体模特。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举,为一丝不挂

虎虎聊娱乐 2025-09-14 06:35:31

1986年,一位画家迎娶了自己的人体模特。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举,为一丝不挂的妻子画了一幅人体画,26年后,这幅画卖出了3450万元的高价…… 杨飞云这位中央美院的教授,早年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老师家庭,从小就沾染了画画的爱好。父亲是当地学校老师,家里总有书报,杨飞云十来岁时,作品就上了报纸,显示出小小天赋。青年时,他在铁路局文化宫干宣传,顺带教美术,那时绘画遇到瓶颈,总觉得山水花鸟画得死板,缺了点活气。他想找人体模特试试,提升作品的立体感。 一九七六年,杨飞云二十二岁,母亲带了个十二岁女孩佟芃芃来学画。她本在少年宫练笔,却成了杨飞云的学生。两年里,杨飞云教她基础,她课后当模特,杨飞云的画风渐渐大胆起来,作品多了些灵动。佟芃芃那时系红领巾,稚气未脱,杨飞云也没多想。 一九七八年,高考恢复,杨飞云考上中央美院油画系,离开家乡去北京。临走,佟芃芃喊出一辈子当模特的承诺,杨飞云只当孩子话。几年后,佟芃芃考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两人重逢。北京城大,缘分却小,他们见面多了,杨飞云带她逛美术馆,她分享中药知识,杨飞云送画册,她回中药样本。相处中,杨飞云赞她对中医的认真,她欣赏他艺术见解,两人感情自然升温。 一九八六年,佟芃芃二十二岁,杨飞云三十二岁,两人结了婚。婚礼简单,就请几好友喝杯酒。那新婚之夜,杨飞云灵感突发,为一丝不挂的妻子画了幅人体画,取名《静物前的少女》。画中少女肌肤如雪,披薄纱,背景有帷幔和书桌摆设,透出家常温暖。这幅画成了杨飞云代表作之一,当时展出过,却因时代保守,没多久就停展。   杨飞云夫妇生活平稳,他在北京教书画画,她搞中医研究。两人感情好,佟芃芃继续当模特,杨飞云作品越来越多。一九八八年,这画参加全国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引起注意,但也有人不解新婚夜的选择。杨飞云专攻古典写实油画,受欧洲文艺复兴影响,去过卢浮宫学技法,回国后融进中国审美。他的画清丽静谧,注重人性表达。 时间过得飞快,二零一二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这幅《静物前的少女》亮相。起拍价不高,竞拍者却多,价格一路涨到三千四百五十万落槌。消息一出,轰动艺术圈,杨飞云夫妇站上风口。有人质疑婚姻目的,说是炒作,杨飞云和佟芃芃面对议论,没动摇。佟芃芃在访谈里说,杨飞云看艺术像中医把脉,抓本质,不用过多解读。 这事闹大后,杨飞云其他作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他在中国油画院工作,教出一批学生,推动写实主义发展。佟芃芃生了孩子,还坚持支持丈夫事业。他们的故事,说白了,就是艺术和生活融在一起。杨飞云从小爱画,到成为教授,靠的是勤奋和机遇。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艺术教育进步大,杨飞云赶上好时候,学了专业知识,还出国交流。 拍卖高价,反映出社会对优秀文化的认可。杨飞云的作品不光卖钱,更传文化自信。他强调古典技法与中国元素的结合,学生们受益多。夫妇俩低调,感情稳,证明真爱和事业能并行。外界指点多,杨飞云夫妇没变,依旧专注各自领域。 如今,杨飞云致力于教学,佟芃芃在中医圈有成绩。他们的经历,激励年轻人追求梦想。艺术源于生活,杨飞云用画笔记录婚姻,成了永恒。拍卖虽争议,但证明价值。高价不是目的,艺术传承才是关键。

0 阅读:78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