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鼻方”它可是源自古代医家的智慧结晶,经过历代传承与实践改良而来的。
中医古籍《小儿药证直诀》中就有关于小儿鼻炎的记载,书中认为小儿鼻炎主要是由于外感风邪所致,治疗上主张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而我的这个“通鼻方”,就是在古代医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小儿的体质和病情特点进行了优化。
“通鼻方”由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黄芪、白术、防风、桔梗、浙贝母、黄芩、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就如同房屋的通风口一样,鼻子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肺气的宣发肃降。
而小儿肺常不足,脾常虚弱,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一旦外邪侵袭,或是脾胃运化失常,内生痰湿,上犯于肺,影响肺气,鼻炎就容易发作。
方中:
1,苍耳子和辛夷是通鼻窍的要药,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
2,白芷可祛风止痛、通鼻窍;薄荷能疏散风热,让鼻腔保持清爽;
3,黄芪和白术、防风则用于益气固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从根本上改善孩子易受外邪侵袭的体质。
4,浙贝母,清热化痰,化解肺部的痰热之结,与桔梗配合,一宣一降,恢复肺部的清肃之能。
5,黄芩善于清泻肺热,对于小儿鼻炎因外感热邪或体内积热引发的鼻腔干燥、发热、咽痛等症状有较强的清泻作用,给肺热来个 “大扫除”。
同时,我也叮嘱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比如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效果如何?
这个小朋友在服用了三个月的“通鼻方”后,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鼻塞、流涕的情况基本消失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看着孩子逐渐恢复往日的活泼,家长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向我道谢。那一刻,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医的价值和意义。
不过,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这个“通鼻方”虽然效果显著,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一定要依据每个孩子的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对方子进行灵活加减。而且,中药治疗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通过分享这个案例和“通鼻方”,能让更多被鼻炎困扰的小朋友和家长看到希望。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鼻炎问题,不妨试试这个方法,但一定要记得先咨询医生哦!
数据及文献来源: [1] 《小儿药证直诀》,作者钱乙,是中国宋代时期的一本儿科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