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正式宣布了! 9月12日,巴基斯坦计划在12月前发行首批价值2.5亿美元的熊猫债券。 熊猫债听着萌,其实是咱中国给外国机构开的“借钱通道”,简单说,就是外国政府、企业来中国发债券,用人民币计价,卖给中国的投资者,巴基斯坦此次拟发行2.5亿美元熊猫债,面向中国投资者发售,本质上是向中国投资者举债。待3年期限届满,巴方将履行连本带息的偿还义务。 为啥选熊猫债?因为巴基斯坦现在“借钱难”!美国那边对它爱答不理,西方资本嫌它风险高,国际市场上借钱利息高得吓人。 但中国给的利息低啊,巴基斯坦这次发的债,利息才3%-4%,比美国便宜一大截,这就像你缺钱时,亲戚肯借你低息贷款,你肯定优先找亲戚啊! 巴基斯坦最近为啥穷得叮当响?看看克什米尔就知道了,今年印巴在边境打了好几轮,巴方不得不把歼-10战斗机、红旗-9防空导弹这些“大杀器”全拉出来,军事开支像流水一样往外淌。 更惨的是,美国这几年对巴基斯坦的支持越来越少,西方投资者一看打仗就撤资,巴基斯坦的经济直接“凉凉”。 更令人头疼的是,此前巴基斯坦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贷,对方所提条件颇为苛刻,要求其“削减政府开支、提高电价、减少补贴”,这无疑让巴基斯坦处境雪上加霜。 这些条件在巴基斯坦国内就跟“捅马蜂窝”似的,削减开支?老百姓第一个不答应;提高电价?企业立马抗议;减少补贴?农民能闹翻天,政府哪敢轻易答应?只能硬着头皮找中国帮忙。 对巴基斯坦来说是“救命钱”,对中国来说可不止这么简单,这背后藏着中国的一盘大棋——推人民币国际化! 最近几年,中国一直在搞“人民币国际化”,简单说就是让更多国家用人民币结算、存钱、借钱,熊猫债就是重要工具之一。 从巴西央行到波兰政府,从非洲开发银行到匈牙利企业,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来中国发债借钱,2024年熊猫债发了1858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又发了622亿元,市场越做越大。 巴基斯坦加入进来,对中国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买债,把人民币“送”到巴基斯坦手里;二是巴基斯坦拿了钱大概率会投到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里,这些项目又都是中资企业承包的。 这样一来,钱从中国投资者手里借出去,最后又回到中国企业的口袋里,形成了一个“借钱—投资—赚钱”的闭环。 更关键的是,如果巴基斯坦用人民币还债,那人民币在南亚地区就更有话语权了,以前大家做买卖都用美元,现在巴基斯坦带头用人民币,其他国家说不定也会跟风——这对削弱美元霸权、提升人民币地位,绝对是大好事。 中巴发熊猫债,说白了就是“兄弟有难,咱得帮”,但帮也得讲方法。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2.5亿美元是“及时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巴方不推进财政改革、不优化产业结构,光靠借钱过日子,最后只会“越借越穷”。 中国可以当“兄弟”,但不能当“冤大头”——得让巴方明白,借钱是要还的,而且得还得有诚意。 对中国来说,熊猫债是推广人民币的好机会,但风险也得防,万一巴基斯坦还不上钱,中国债市的国际声誉就会受损。 所以得“留一手”:比如要求巴方设立专项偿债基金,或者用瓜达尔港的运营权、矿产开采权这些优质资产做抵押。 甚至可以把债券资金和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深度绑定,钱必须投到指定项目里,项目赚钱了才能还钱,这样既能帮巴方,又能保自己的钱袋子安全。 更长远看,中巴金融合作说不定能成为“全球南方”的榜样,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被美元“割韭菜”,如果熊猫债能成为一条新出路,让发展中国家互相借钱、用本币结算,那全球金融格局可能就要变天了。 说到底,巴基斯坦找中国借钱,既是“兄弟情深”,也是“各取所需”,只要双方把账算清楚、风险控住,这钱借得就值,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能有个“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搞钱”,总比单打独斗强得多!
巴基斯坦,越来越香了。为什么?你懂的!突然,巴基斯坦成了“香饽饽”,很多
【78评论】【9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