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见日军军官茨谷五雄,随后礼貌地鞠躬。然而,茨谷五雄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小男孩离开几步后,茨谷五雄当场毙命。 2019年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一位身高仅一米二的老人,佝偻着背踮起脚尖,颤抖着将国旗一角贴在布满皱纹的额头上。 周围游客举着手机记录这动人一幕,却少有人知道,眼前这位老人,正是80年前在山东乐陵街头,用袖中特制手枪击毙日军军官茨谷五雄的“鬼影杀手”李安甫。 从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少年刺客,到晚年亲吻国旗的老兵,他一米二的身躯里,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民族抗争史。 李安甫的“战斗基因”,是被日军的铁蹄碾碎优渥生活后觉醒的。 1925年,他出生在山东乐陵一个乡绅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本想让他走“读书报国”的路。 1937年冬天,日军占领乐陵,他亲眼看见邻居家怀孕的嫂子被日军用刺刀挑死,鲜血染红了家门口的石板路。 那天夜里,12岁的他偷偷打包了几件衣服,翻出父亲藏在床底的一把旧匕首,摸黑找到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报名参军。 “我个子小,鬼子不会防我,能杀更多敌人。”面对部队领导“年纪太小”的拒绝,他攥着匕首的手青筋凸起,眼神里的坚定让领导最终松了口。 1938年,13岁的李安甫被选入武工队,成了队里最“特殊”的侦察兵。 他白天扮成卖烟的小孩,背着装满烟卷的木盒穿梭在敌占区,耳朵却时刻留意日军据点的动静——哪家酒馆常有日军军官出入、哪个岗哨的换班时间是多久,都被他记在小本子上,晚上再悄悄交给队长。 有一次,他发现日军一个营房的窗户没关严,趁夜色摸过去,从怀里掏出两颗手榴弹,拉响引线后精准扔进营房,当场炸死7个鬼子。事后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小身板,藏着大能量!” 1939年的街头狙杀,让李安甫成了日军口中的“鬼影杀手”。当时日军军官茨谷五雄以残忍闻名,经常在街上随意打骂百姓。 李安甫摸清他的巡逻路线后,特意找军械员定制了一把能藏在袖口的小手枪,枪身缩短了3厘米,正好适合他的手掌。 那天早上,他假装在街头捡石子,看到茨谷五雄走来,立刻规矩地鞠躬——就在起身的瞬间,他左手扶地,右手悄悄从袖口摸出手枪,对准茨谷五雄的心脏扣动扳机。 子弹穿透身体的瞬间,茨谷五雄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石板路上。李安甫则趁着混乱,混进人群,眨眼间消失在街角。 这次刺杀后,日军在乐陵全城搜捕“小个子刺客”,却连他的影子都没找到。 抗战八年,李安甫执行了30多次刺杀任务,每一次都伴随着生死考验。 1942年,他奉命刺杀日军情报官,为了接近目标,他化装成卖糖葫芦的小贩,在情报官家附近蹲守了三天。 第四天傍晚,情报官终于出门,他假装递糖葫芦,右手从糖葫芦杆里抽出藏好的短步枪,对准情报官的头部就是一枪。 可撤离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肋骨,他忍着剧痛跑了三里地,才在老乡的帮助下躲过日军的追捕。 至今他的肋骨间还留着一道疤痕,“这是鬼子给我的‘勋章’,提醒我当年吃过的苦。”晚年接受采访时,他摸着疤痕,语气里满是骄傲。 抗战胜利后,李安甫没有停下脚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直到1955年才退伍回家。他很少跟家人提起过去的经历,只是把那把特制小手枪和记满情报的小本子藏在箱子底。 2019年,他跟着孙子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当国旗冉冉升起时,他突然想起那些没能看到和平的战友——有的在炸碉堡时牺牲,有的在掩护群众转移时中弹,他们的脸在他脑海里一一闪过。 升旗仪式结束后,他忍不住走上前,踮起脚尖亲吻国旗,这一幕被游客拍下,发到网上后,人们才知道这位小个子老人的传奇过往。 如今,99岁的李安甫住在山东乐陵的老家,房间墙上挂着一面鲜红的国旗,旁边是他年轻时和战友的合影,照片里的他站在中间,头顶刚到战友的胸口。 每天早上,他都会对着国旗敬个军礼,然后坐在椅子上,给来家里拜访的孩子讲抗战故事。 “当年打仗,就是想让你们能过好日子。”他握着孩子的手,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力量。 一米二的身高,从来不是他的短板,反而成了他守护家国的“武器”;而那颗炽热的爱国心,让他在岁月的流逝中,始终保持着英雄的本色。 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英雄,从不用身高丈量,只用信仰与勇气,撑起民族的脊梁。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九旬老兵李安甫亲吻国旗》 新华社《"鬼影杀手"李安甫:一米二的抗日英雄》 山东档案信息网《乐陵抗战英雄李安甫档案解密》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