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976 年,好淫的宋太宗多次强留小周后在宫中!为保全丈夫,她每次皆闭目泪眼承受!可有一次,小周后突然瞧见,床边有数名男子探着脑袋,她惊恐万分,一把将宋太宗推到床下。 公元978年七夕,汴梁城的软禁别馆里,小周后抱着李煜冰冷的身体,指尖还残留着他最后写下的《虞美人》墨迹。 三天前,宋太宗赵光义派人送来牵机药,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在“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绝唱中魂断他乡。 而小周后不会忘记,两年前那个深夜,宋太宗强留她在宫中,床边画师描摹她屈辱模样时,她推落帝王的瞬间——那是她身为亡国后妃,仅存的一点尊严反抗,却终究没能挡住命运的屠刀。 小周后与李煜的缘分,始于南唐金陵的繁华宫苑。她是司徒周宗的小女儿,姐姐周娥皇是李煜的皇后。 公元964年,周娥皇病重,15岁的小周后入宫探望,却与28岁的李煜一见倾心。 彼时的李煜,虽为南唐君主,却醉心诗词书画,两人常在后园“红锦地衣随步皱”,他为她写下“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缠绵词句,她陪他在澄心堂品鉴古籍,日子过得像一首婉约词。 可这份甜蜜,早已埋下亡国的隐患——北方的宋朝已统一中原,赵匡胤的铁骑正步步逼近,而李煜仍在宫中筑“金莲台”,让小周后以帛缠足起舞,全然不顾朝堂的危局。 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带着小周后肉袒出降。 当他穿着白衣,跪在汴梁城的明德楼前时,小周后站在他身后,看着昔日九五之尊的丈夫向宋太祖俯首称臣,泪水无声滑落。 她曾劝过李煜“整军经武,以保社稷”,可他只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将家国大事抛诸脑后。 如今国破家亡,他们成了宋朝的阶下囚,被软禁在“违命侯府”,连日常起居都有人监视。 李煜每日以泪洗面,将满腔悲愤写进词里,小周后则默默为他缝补衣物,打理饮食,试图在绝境中守住最后一点家的温暖。 变故发生在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弟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这个新皇帝远比太祖残暴,他早就听闻小周后的美貌,登基不久便以“皇后宣见”为名,将小周后召入宫中。 第一次入宫,小周后以为只是寻常觐见,却被宋太宗强行留在寝殿。 她拼命反抗,宋太宗却威胁“若不从,便赐死李煜”。为了保全丈夫,小周后闭上眼,任由泪水浸湿衣襟。 从那以后,她成了宫中的常客,每次被召去,少则数日,多则半月,回来时总是面色惨白,沉默不语。 李煜见她这般模样,心如刀绞,却只能抱着她,反复吟诵“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将无力感咽进肚子里。 最屈辱的一次,是公元977年的一个深夜。宋太宗突发奇想,竟让宫廷画师躲在屏风后,描绘他与小周后的亲密场景,也就是后世流传的《熙陵幸小周后图》。 当小周后无意间瞥见床边探出的人头时,她瞬间崩溃,猛地将宋太宗推下床,哭喊着“陛下岂能如此辱我”。可她的反抗,换来的是宋太宗更残暴的对待。 画成后,宋太宗还得意地将画作赏赐给大臣,让小周后的屈辱传遍朝野。 李煜得知此事后,悲愤交加,一口鲜血呕在纸上,写下“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字里行间满是亡国之痛与亡妻之辱。 这份悲愤,最终成了李煜的催命符。 公元978年七夕,是李煜的42岁生日,他写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别馆里命歌姬演唱。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句,很快传到宋太宗耳中。赵光义认为李煜“有复国之心”,当即派人送来牵机药。李煜服药后,身体抽搐如弓,痛苦不堪,小周后抱着他,哭到声音嘶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在自己怀中死去。 李煜死后,小周后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她拒绝进食,终日以泪洗面,回忆着金陵的美好时光,也承受着亡国后的无尽屈辱。短短数月后,这位年仅28岁的女子便郁郁而终。 宋太宗下令将她与李煜合葬在洛阳城外的北邙山,却连一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 百年后,有人路过他们的墓前,只见一对石人静卧在荒草中,面部苔痕斑驳,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悲苦。 小周后与李煜的故事,是乱世中最凄婉的注脚。 他们曾拥有过世间最极致的浪漫,却也承受了亡国后的极致屈辱。 李煜的词,记录下他们的悲欢,也成了他的死因;小周后的隐忍,保全了丈夫一时,却终究没能躲过命运的残酷。 如今,金陵的故苑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唯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还在诉说着这段跨越千年的乱世悲歌,警示着后人: 没有家国的安稳,再美的爱情,也终将如镜花水月,易碎难留。 信源: 宋太宗赵光义强幸小周后的传闻是真的吗?——搜狐·历史 《头号变态人物宋太宗:侮辱李煜“小周后”》——中国新闻网
公元976年,好淫的宋太宗多次强留小周后在宫中!为保全丈夫,她每次皆闭目泪眼
悠然话史
2025-09-15 13:30:1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