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很可能接下来对中国做事已经规划好了,总共,分五步! 美国又开始“动脑筋”了。 最近,关于华盛顿对中国的五步“剧情”在政界流传得有模有样,先产业绞杀,再制造失业,接着煽动动乱,搞“颜色革命”,最后瞄准政权更迭。 一整套剧本像极了当年对苏联和东欧的操作手法,只不过这回对象换成了中国。 但问题是,他们真以为,这套老剧本还能在2025年的中国奏效? 看似谋划得滴水不漏,实则漏洞百出,现在的中国,不是三十年前的苏联,也不是二十年前的东欧,不但没被打垮,反而越打越强。 美国的算盘打得响,但中国的应对更硬核。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美方这“五步走”的思路,来拆一拆这出“剧本”,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导演”。 美国打头阵的第一步,是科技产业的围堵,芯片、光刻机、先进制造设备,全都瞄准中国来限制,拜登政府继续推动“Chip 4”联盟,把韩国、日本、台积电拉上战车,同时联合荷兰ASML卡住光刻机出口。 可没想到,中国这边不但没被掐死,反而借势加速突破。 2024年《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冲到35%,比2020年整整高了15个百分点。 就连曾被认为“卡脖子”的光刻机,也在中科院和各大厂商的联手下有了初步替代。 新能源领域更是美国没算清的棋。 拜登政府推《通胀削减法案》,想切断中国电池的全球供应链。 但现实是,中国2023年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份额高达68%,光伏组件出口占比超过75%,你说封锁?结果是美国企业反倒没货可用。 更关键的是,像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已经能量产14nm芯片,28nm工艺满足汽车、物联网所需不在话下,华为的AI芯片“昇腾”就是靠这些撑起来的。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也不甘示弱,绕开壁垒搞技术合作,连福特都开始引入宁德的电池方案。 反观美国企业就没这么幸运了,高通2023年在中国的营收下滑了42%,苹果、英伟达也感受到了“市场失重”的滋味。 你封我技术,我封你市场,结果是两败俱伤,但中国却在封锁中练出了硬功夫。 美国的第二步,是试图通过产业外迁制造中国的“就业危机”。 苹果把部分订单转去印度,还扬言要建立“非中国供应链”,但《日经亚洲》揭穿了真相,印度代工厂的iPhone良率只有68%,远低于中国工厂的95%。 结果,部分订单不得不“打道回府”。 2023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240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0%到5.3%之间,这不是“失业潮”,反而是稳中有进。 新能源出口成了就业的“发动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出口带动上下游就业超过200万人,像比亚迪、上汽、吉利都在全球开疆拓土,带动了一大批工人和工程师走向海外。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在创造新职业,无人机驾驶员、AI训练师、数据标注员、直播带货主播,这些听起来“新奇”的岗位,已经撑起了上千万个就业岗位。 人社部2024年的数据说,直播电商一个行业,就带动了超过6000万人吃上饭。 从“制造工人”到“数字工匠”,中国的就业结构正在悄然转型,美国想用“产业转移”制造岗位空缺,现实却是中国人开始干更高级的活。 美国第三步,就开始玩“老套路”了,搞舆论、搞渗透、搞内乱。 一些境外NGO以环保、人权等名义在中国活动,背后却是“别有用心”,今年,国安部曝光了一起典型案例,有境外组织借“社区环保”名义,在多个城市散播虚假信息,试图制造舆论恐慌。 但这套“剧本”在中国根本演不下去。 医保覆盖率超过95%,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近一亿,图书馆、公园、社区中心这些基层设施的覆盖率也提升到89%。 民生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改善,这种社会基础,是美国NGO玩不转的。 网民的舆论免疫力也在提升,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期间,境外煽动言论在网络上迅速被识破、抵制。 网信办一口气封了超12万个造谣账号,网友纷纷留言:“别拿老套路糊弄中国人。” 更别提美国自己那一地鸡毛的状况,根据FBI 2023年数据,美国年均发生超过600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种族冲突、贫富差距、政治撕裂比谁都严重。 自己屋里在起火,却还想教别人怎么灭火? 美国的第四步和终极目标,是试图搞“颜色革命”,最终实现政权更迭。 说白了,就是想把中国整成另一个“乌克兰”或“格鲁吉亚”。 但它忽略了一个关键现实,中国不是靠街头政治维系稳定的国家,而是靠制度韧性、社会协同和政策执行力。 中国的治理逻辑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从村委会到中央决策层,从人大代表到网络问政,机制虽不完美,但依然有效。 更别忘了,中国的制度自我修复能力远比西方想象得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每次遇到挑战,中国都能“边走边修”,没有一次是靠外部压力解决问题的。
美国还是有头脑清醒的人的,美鹰派专家科尔比告诫美国人:别上俄、印、欧的当了,如果
【2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