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合伙人樊大为, 加入战团,观点炸裂, 直指罗永浩! ​西贝一家餐

开心唠唠嗑 2025-09-16 11:25:49

西贝合伙人樊大为, 加入战团,观点炸裂, 直指罗永浩! ​西贝一家餐饮企业,消费者好不容易走进店里,点了几样菜,发现不但菜量少,而且价格高,还吃出了预制菜的味道,这才有了罗永浩“西贝就是预制菜”的话。消费者不点外卖,不去大街小巷,不就是为了能吃上新鲜热乎的饭菜吗?如今你们的高价预制菜,难道就是为了方便外卖吗?如今消费者不满意你们的高价预制菜,用恶语相向的是罗永浩。 这事儿真不是罗永浩一个人挑起来的。 消费者走进西贝,掏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一盘凉皮四五十,羊肉串咬下去半口是签子。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愿意花钱,是恨钱花得不值! 预制菜本身没有原罪。 超市冷柜里那么多预制菜,怎么没人骂? 因为明码标价,消费者自愿选择。 但西贝不一样,门面光鲜、广告响亮,标榜的是“地道西北味”。 结果一吃,却是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加热即食的预制味道。 这不是欺骗是什么? 消费者愤怒的不是预制,是伪装。 你用一盘复热土豆条,收现炒黄牛肉的价钱。 你用料理包勾兑的汤,冒充大骨慢炖八小时。 还口口声声说“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到底是好吃,还是好忽悠? 樊大为站出来怼老罗,更像是一场转移视线的危机公关。 不反思产品,反倒怪消费者“不懂餐饮”? 餐饮行业的灵魂是“人锅灶火”,是师傅现炒、锅气蒸腾。 如果连锁扩张的终点是全部料理包化,那和流水线生产罐头有什么区别? 干脆别叫餐饮业,改叫食品加工业算了。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突破5000亿,中餐标准化是大势所趋。 但标准化不等于低质高价,更不意味着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 日本便利店的预制便当便宜又多样,从不掩饰自己是预制菜。 美国连锁餐厅出餐快,但菜单明确标注哪些是“加热食品”。 而国内部分餐饮企业,既想赚效率的钱,又不愿放下“现做”的招牌。 说到底,是贪心。 老罗的话虽然刺耳,却撕开了行业皇帝的新衣。 消费者一次次走进餐厅,期待的不仅仅是一顿饭。 是热腾腾的锅气,是厨师掌勺的烟火味,是“值得”二字。 当这份期待被辜负,品牌再大、广告再响,也终将被抛弃。 西贝该做的不是怼人,是反思。 为什么消费者宁愿信一个网红,也不信你二十年招牌? 为什么骂声越来越多,复购却越来越少? 真诚一点,透明一点,哪怕你明白告诉我是预制菜,但价格公道、用料扎实,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接受。 怕就怕,用高端的价格,卖流水线的货,还嫌顾客嘴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开心唠唠嗑

开心唠唠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