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年,唐昭宗李晔诛杀了叛乱的大宦官刘季述,刘季述临死前冷笑说:“朱温的十万大

帝王八卦 2025-09-16 13:41:10

901年,唐昭宗李晔诛杀了叛乱的大宦官刘季述,刘季述临死前冷笑说:“朱温的十万大军已到潼关,天子的位置还能坐几天?” 随着唐昭宗对宦官集团的打压力度不断加大,神策军左中尉刘季述暗中联络其他手握实权的宦官,包括右军中尉王仲先、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等人,秘密策划一场宫廷兵变,打算通过废黜李晔、拥立新帝的方式,保住宦官集团的既得利益。 光化三年(公元 900 年)十一月的一个夜晚,唐昭宗在宫中设宴,与朝中大臣们饮酒作乐。 唐昭宗酩酊大醉后,被宫女搀扶着返回寝宫休息。就在这时,刘季述率领一千多名禁军潜入皇宫,控制了各个宫门,切断了宫廷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紧接着,刘季述对外宣称:皇帝听信奸邪小人的谗言,终日沉迷于享乐,还随意诛杀朝中大臣,所作所为皆属大逆不道之举。如今神策军的两位中尉(指刘季述与王仲先)深知当前朝局危急,恳请太子出面主持朝政。 之后,刘季述下令让大军在宫殿庭院中列队,手持 “请太子监国” 文书,逼迫朝中百官签字。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百官们无不惊慌失措,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在禁军的武力威胁下,只能忍辱签下名字。 做完这些事后,刘季述亲自带兵护送太子李裕前往紫廷院。与此同时,神策军的各级将领以及驻守京城的十道官员,纷纷赶赴思玄门,朝着太子的方向高呼 “万岁”,上演了一出 “拥戴新君” 的闹剧。 而刘季述则带领一队士兵,气势汹汹地闯入唐昭宗的寝宫。此时的唐昭宗还在睡梦中,被宫外的喧闹声惊醒,当他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看到眼前手持兵器的士兵时,吓得脸色惨白。 刘季述快步上前,一把揪住唐昭宗的衣领,厉声呵斥道:“陛下缺乏君主应有的德行,朝廷内外皆要求太子监国。还请陛下移居少阳院,安享太上皇的清闲生活!” 唐昭宗想要辩解,却被刘季述粗暴打断,随后便被士兵强行从床上拖拽下来。何皇后目睹这一幕,急忙上前跪地哀求,希望刘季述能手下留情,可刘季述对此毫不在意,派人夺走传国玉玺后,便将唐昭宗与何皇后一同押往少阳院囚禁。 为防止唐昭宗与外界取得联系,刘季述下令将少阳院的大门紧紧锁住,特意安排亲信士兵在少阳院外日夜看守,不仅禁止任何人进入,甚至连一支笔、一张纸都不允许送进去,凡是带有金属的器具,诸如兵器、针、刀之类,全都被禁止传入。 至于日常饮食,只能通过在院墙上凿出的小窟窿递进去。曾经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就这样被囚禁在狭小的少阳院里。 宰相崔胤始终没有放弃反抗。他认为必须借助外部藩镇的力量。经过一番权衡,崔胤将目光锁定在了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身上。 崔胤暗中给朱温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详细讲述刘季述发动兵变的经过,恳请朱温出兵讨伐叛军,帮助朝廷平定叛乱,清除朝中的奸佞之人。 刘季述也意识到了朱温的重要性,为争取这位强大藩镇的支持,他派养子刘希度向朱温解释 “废立皇帝” 的缘由。此外,刘季述还派遣供奉官李奉本携带伪造的 “太上皇退位诏书”,让朱温亲眼见证这场 “禅让” 的 “合法性”。 朱温根本看不上宦官,下令将刘希度等人扣押,随后部署部队准备杀向长安。 天复元年(公元 901 年)正月初一,王仲先像往常一样乘坐轿子前往皇宫上朝,当轿子行至安福门时,预先埋伏在周围的士兵突然冲出,将王仲先当场斩杀。 原来,崔胤早已暗中联络神策军将领孙德昭等人,制定了这场突袭计划。 孙德昭提着王仲先的首级,率领士兵迅速冲向少阳院。他们很快便控制了看守少阳院的叛军,随后恭敬地请唐昭宗与何皇后走出少阳院。 宰相崔胤亲自上前搀扶唐昭宗,陪同他登上长乐门城楼,朝中百官目睹此景,纷纷跪倒在地,高呼 “万岁”,庆祝皇帝复位。 紧接着,刘季述与王彦范也被叛军抓获,两人被押至长乐门前被处死。 与此同时,朱温的大军也开到了长安。唐昭宗复位后,对朱温进行重赏,封他为东平王。 可唐昭宗未能看穿朱温的野,他眼中的 “救命恩人”,实则是一只比刘季述更凶猛、更贪婪的“老虎”。 朱温在掌握朝廷大权后,野心不断膨胀,开始暗中谋划篡夺唐朝的政权。此后,朱温铲除残余的宦官集团,随后又将唐昭宗劫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藩镇混战中击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竞争对手,最终实现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目标。 有了这一优势,朱温篡夺唐朝政权的道路变得极为顺畅,他先是派人杀害唐昭宗,另立唐哀帝李柷为傀儡皇帝,随后便一步步推进改朝换代的进程,最终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