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纳兰明珠被康熙下狱,妻子来探望时,他却对妻子说:“快,快去举报我谋反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16 19:42:22

1688年,纳兰明珠被康熙下狱,妻子来探望时,他却对妻子说:“快,快去举报我谋反,晚了就来不及了!” 这话让妻子愣在原地,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哪有囚犯自己求着被举报的,那会儿明珠还穿着四品官的补服,只是领口沾了灰,不像要被处死的样子,三天前他被抓,罪名是“贪腐结党”,没提半个“反”字。 至于明珠为啥会进狱,1688年的他,是康熙身边最得力的大臣之一,管着吏部,官员任免都得经他手,还帮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立过不少功。 可他太贪权,跟索额图的党争闹得不可开交,满朝官员不是靠他就是靠索额图,康熙早就想“拆了这两派”。 正好有人递了奏折,告明珠收受贿赂,还私自安插亲信,康熙没多问,直接把明珠关进刑部大狱, 没定死罪,也没派太监来问话,就这么晾着,明眼人都知道,康熙是在等,等明珠服软,也等朝局里的动静。 明珠心里门儿清,他跟了康熙二十多年,知道这位皇帝最忌讳“党争乱政”,却也最顾念旧情,更怕杀了他会让索额图一家独大。 要是就这么认了贪腐的罪,康熙可能会削他的权,可保不齐索额图会趁机咬一口,把他的家人也卷进来。 所以妻子来探监,他没要吃的,没说委屈,反而急着让她去举报自己谋反,妻子哭着说“这是要灭族啊”。 明珠却摇头:“你傻啊,我手里没兵没权,哪能反,皇上心里比谁都清楚,你一举报,他就知道是有人想害我,反而会护着咱们!” 妻子半信半疑地回了家,找家里的老管家商量,最后还是咬着牙递了状纸,说“纳兰明珠私下抱怨皇上,有不臣之心”。 状纸递到康熙手里时,康熙正在批奏折,看完不仅没怒,反而笑了,跟身边的太监说“明珠这老东西,还是这么滑头”。 没几天,康熙就召集群臣,当着众人的面说“明珠贪腐属实,可谋反是无稽之谈,他没那胆子,也没那本事”。 当场下旨,把明珠从大狱里放出来,罢了他吏部尚书的官,却没抄家,也没牵连他的儿子纳兰性德,等于只打了他一巴掌,没伤筋动骨。 索额图那边本来等着看明珠的笑话,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康熙借着这事,既削了明珠的权,又压了索额图的气焰,朝局一下子平衡了不少,这之后,再没人敢明目张胆地结党,官员们做事都收敛了很多。 明珠虽然没了实权,却保住了全家性命,他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妻子骂了顿“胆子小”,可转头又给她递了杯茶,说“这回多亏了你,不然咱们家真要栽了”。 后来他虽然没再当大官,却能在家养花写诗,儿子纳兰性德还能继续在翰林院任职,比很多倒台的官员幸运多了。 现在回头看,明珠这步险棋,其实是摸透了康熙的心思和朝局的脉搏,他知道康熙要的不是“杀他”,是“治住他”。 也知道越是极端的“罪名”,越能让康熙看出背后的猫腻,要是他乖乖认了贪腐的罪,说不定真就成了索额图的垫脚石。 其实不管是在朝堂还是生活里,有时候困在局里,光等是没用的,得像明珠那样,摸准对面人的心思,看清眼下的处境,哪怕用别人觉得“疯”的法子,也能找到破局的路,当然,前提是你得真懂局,别瞎闯。 信息来源:《清史稿・纳兰明珠传》(中华书局2020年点校本)、路透社《清代康熙朝党争与明珠罢官事件专题研究》(2023年历史专栏)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自然解说甲一

自然解说甲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