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纸公文,说高中晚自习自愿参加,本意是给孩子减负。 结果家长圈先炸了,比孩子还焦虑。 这哪是上不上的问题,这分明是把压力从学校甩给了家庭。 道理谁都懂,高考的独木桥就在那,谁敢第一个让自家孩子“躺平”?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你不学,就等于后退。这种恐慌,比强制上自习还折磨人。 更让家长们担心的是,所谓的“自愿”最后会变成学霸们的“专属自习室”。到时候,成绩好的都去了,不去的孩子反而被贴上“不努力”的标签,这比什么都难受。 说白了,只要高考这个选拔机制不变,减负就是个伪命题。学校里少学一小时,家长就得掏钱在外面补两小时。这不就是把公立教育的责任,变成了家庭财力的直接比拼吗? 以前大家在学校里,好歹是公平竞争。现在好了,家里有钱有闲的,请得起一对一,孩子回家照样学。普通双职工家庭怎么办?谁来辅导?谁来接送? 这个政策,表面看是给了学生自由,实际上是把教育的重担,结结实实地压在了每个家庭的肩膀上。 这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自律,而是家长的钱包和精力。
“高三少上一个晚自习意味着什么”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