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这事儿真是让人开了眼。 一个教小学的老师,突然被调去教高中。 这不是开玩笑,是“县管校聘”改革下的真实操作。 官方说法听着很高大上,叫“优化师资配置”,盘活资源。说白了,就是想让老师们流动起来,别在一个地方待着不动,打破所谓的“铁饭碗”。 可实际呢?很多一线老师都觉得,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施压。你工作干得不顺领导的意,或者就是单纯想让你挪个窝,一张调令就把你从小学弄到高中。这根本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管理。 小学和高中的教学完全是两码事。一个教拼音算术,一个讲函数文言文,专业壁垒高得很。这种调动,既不尊重老师的专业,也对学生极不负责。最后教学质量滑坡,买单的还是孩子和家长。 一边喊着“双减”给学生减负,一边又用这种方式给老师上压力。老师们心里没底,职业安全感大大降低,怎么可能安心教书育人。 这种改革,到底是为了教育,还是为了方便管理?
但凡编剧有个高中文化,也不会这么编吧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