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出书大骂拜登,若是拜登早早“退位让贤”,特朗普将难以重掌美国?在去年的大选中败给特朗普后,美国前副总统哈里斯写了一本名为《107天》的回忆录,回顾她参加大选的这107天经历。 2024年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卷土重来,而哈里斯的新书《107天》直击要害:拜登夫妇推动连任的决定,究竟是自负还是失策?如果他早几个月退下,把接力棒递给她,民主党能否避开惨败?书摘一出,党内裂痕浮出水面,这场权力博弈的真相,值得深挖。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哈里斯作为民主党候选人以微弱差距落败,这场失利直接导致特朗普重新掌控白宫。败选仅半年,她推出回忆录《107天》,焦点锁定从拜登退出到选举日的短暂窗口。这本书并非单纯的自传,而是对民主党高层决策的系统性反思。哈里斯在书中强调,那107天里她仓促上阵,缺乏足够准备时间,资源调动也跟不上节奏。选举前夕,民调显示她与特朗普胶着,但关键摇摆州如宾夕法尼亚和密歇根,最终倒向对手。书中她回避个人失误,转而剖析拜登团队的早期布局问题,认为如果党内早点启动继任讨论,局面或许大不相同。这反映出民主党在2024年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老一代领导者不愿放手,新一代难以快速崛起。哈里斯通过这本书,不仅记录个人经历,还试图重塑败选叙事,将责任推向高层决策层。 哈里斯在书中对拜登夫妇的抉择下笔最重,她称推动81岁拜登寻求连任是“鲁莽行为”,这种决定本该由党内核心圈子集体评估,而不是两人关门拍板。拜登从2023年底就公开表态要继续竞选,吉尔·拜登全程支持,这让团队内部难以逆转。哈里斯指出,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忽略了风险评估,特别是考虑到拜登的年龄因素。他在公开场合的演讲偶尔出现迟疑,辩论表现也引发质疑,但党内无人敢直言劝阻。她承认拜登能力尚在,但强调连任路径的风险过高,容易让对手抓住把柄放大。书中她否认民主党故意隐瞒健康状况的传闻,却列举多起迹象,如拜登在募捐活动中的短暂停顿,这些本该触发更深入讨论。哈里斯认为,拜登夫妇的坚持源于个人因素,而非战略考量,这直接压缩了她的竞选空间。如果早点启动交接,她能从年初布局,避免后期被动。 副总统任期内,哈里斯感受到拜登团队的资源倾斜问题,她在书中直言,这种支持不足有意为之,目的是避免她抢了风头。多项政策议题如移民和经济,她负责协调却鲜少获独立曝光机会。团队多次调整她的演讲时段,将其推到次要位置,这让她难以积累公众影响力。哈里斯举例,2023年中期选举前,她提议针对中西部选区的巡回计划,却被标注低优先级,实际执行大打折扣。拜登幕僚在内部会议上,常将焦点锁定总统议程,她的提案往往石沉大海。这种模式延续到2024年,拜登退出前夕,她仍需争取基本资金和盟友支持。哈里斯写道,这种限制让她在党内定位模糊,既是副手又非核心接班人。这暴露民主党权力结构的弊端:资深顾问更倾向维护现状,而非培养后备力量。结果是,当她接棒时,团队重组耗时过长,影响了早期攻势。 拜登宣布退出那天,通过11分钟电视讲话,他前9分钟回顾个人成就,才在结尾草草提及哈里斯。这点在书中被哈里斯视为象征性怠慢,反映出过渡期支持的缺失。讲话后,她立即启动竞选,但拜登夫妇的公开背书来得迟缓,党内捐助者犹豫不决。哈里斯认为,如果拜登早于2024年春季退位,她能参与完整提名过程,吸引更多独立资金,并调整平台针对通胀和边境不满。书中她假设,早让位能让她在锈带州强化经济议题,针对工人阶层推出具体方案,或许拉回5个百分点选票。特朗普的逆转靠的就是这些中间选民的流失,而她的仓促上阵让对手轻松定调攻击。哈里斯强调,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民主党需吸取的教训:领导交接不能拖到最后关头,否则整个阵营都将付出代价。 哈里斯的回忆录出版时机选在2025年9月,正值特朗普上台半年,媒体热议民主党反思。她在书中不掩饰对拜登的失望,却避免直接攻击能力,以免党内分裂加剧。这策略接地气,瞄准温和派读者,同时为2028年大选埋下伏笔。分析人士认为,她的甩锅有道理,但忽略了自身短板,如竞选团队的协调不畅。民主党需从这本书中汲取经验:年龄与权力的平衡,继任机制的完善。特朗普重掌白宫后,推动多项行政调整,哈里斯偶尔发声批评,却保持距离。这本书销量可观,摘录登上主流杂志,引发党内辩论。长远看,它提醒政坛:拖延交棒往往酿成大祸,领导者须及早规划后路。
哈里斯出书大骂拜登,若是拜登早早“退位让贤”,特朗普将难以重掌美国?在去年的大选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17 15:41: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