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致敬保时捷,为何众泰成为笑话,小米却成了顶流? 当年小米SU7亮相时,保时捷

俊欣说汽车啊 2025-09-17 15:46:46

同样致敬保时捷,为何众泰成为笑话,小米却成了顶流? 当年小米SU7亮相时,保时捷那句“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堪称公关教科书,既不失体面,又巧妙化解尴尬。 而今日小米YU7再度撞脸法拉利Purosangue,订单却一路飙破20万张,消费者用钱包投出的信任票,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昔日“保时泰”众泰SR9:同样把豪车脸谱玩得风生水起,年销一度突破33万辆,如今却沦落到破产退市。 同样撞脸,为何一个封神、一个成灰? 01 技术上,一个是纸糊保时捷,一个真有功夫 众泰的溃败早有伏笔。当车主们发现引擎盖下是三菱的陈旧发动机,变速箱漏油、顿挫如家常便饭,甚至因设计缺陷遭遇大规模召回时,豪华外壳瞬间沦为讽刺道具。没有核心技术的“描红式造车”,终究经不起市场淬炼。 但反观小米:自研的V8S电机热效率突破52%,智能座舱全链路打通小米生态。当雷军在纽博格林赛道砸下重金测试底盘时,众泰的工程师却在为采购哪家变速箱更便宜发愁。这脸撞得再像,内里已是云泥之别。 02 时代风口上,当年的众泰燃油车已是绝路 vs 小米电动却踩在风口上 众泰生不逢时。2016年新能源渗透率不足5%,传统燃油车三大件技术被外资垄断,自主品牌突围犹如登天。哪怕众泰倾尽全力,核心部件仍受制于人,高端化更是痴人说梦。 小米却踏准了历史节拍:动力电池成本十年暴跌89%(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 国产芯片算力比肩国际巨头,800V高压平台普及让超充触手可及。 03 众泰没有小米这样的品牌优势。 众泰的悲剧在于沉迷“皮相生意”。当消费者新鲜感褪去,缺乏品牌价值的空壳迅速被抛弃。而小米从诞生就深耕性能标签:纽北刷圈速、上赛测极速,把“为发烧而生”的slogan刻进汽车DNA。 更精妙的是生态打法:SU7虽利润微薄,但后续YU7大型SUV承接盈利重任,配合商城的座椅套、尾翼等衍生品,用科技企业的组合拳打出了传统车厂难以复制的盈利模型。   所以,撞脸只是表象,真正的分野在于,众泰想成为别人的影子,而小米要成为照亮别人的光。只要守住技术初心,这场顶流神话,才刚刚启幕。【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0 阅读:1
俊欣说汽车啊

俊欣说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