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使突访泰国,洪森收到外交警告!东盟迎来最大信任危机? 9月15日,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邓锡军突然抵达泰国。 邓锡军特使先后会见泰国防部次长萨尼查诺和边境事务负责人,明确传达北京的态度:不管你们怎么斗,区域秩序不能乱,中国的合作项目更不能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这件事的源头,还是因为泰国前总理佩通坦“电话门”引起的,至今泰柬还没稳定下来。 7月10日,王毅外长在东盟外长会议期间就分别与柬埔寨、泰国外长会谈,表明中方立场。 王毅当时强调,柬泰是“搬不走的邻居”,必须“秉持以和为贵、与邻为善的精神”解决分歧。 这话与邓锡军特使此次的表态一脉相承。 邓锡军特使这次访问泰国,行程相当低调,但透露的信息一点也不低调。 他会见泰国防部次长萨尼查诺和泰柬边境事务局局长纳塔鹏,谈的是边境冲突,指的却是地区稳定。 邓锡军强调泰国和柬埔寨是“搬不走的邻居”,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重若千钧。 邻居不能选择,但相处方式可以选择:对抗还是对话,冲突还是合作。 他提出要落实中泰柬外长此前达成的“安宁共识”,通过对话管控分歧。这话明显不只是说给泰国一方听的。 边境冲突已经给两国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损失。柬埔寨切断边境贸易,导致泰国每日损失80亿泰铢。 两国贸易量在三个月内暴跌了42%,这种经济绞杀战没有赢家。 柬埔寨国内商人也承受着巨额损失,边境贸易中断让许多依靠跨境贸易为生的家庭陷入困境。 泰国经济本身已经面临困难,通胀率飙升至7%以上,青年失业率高达18%,农民手中的大米收购价格同比暴跌35%。 开泰研究中心将GDP增速预期从2.5%下调至1.4%,并发出可能陷入“技术性衰退”的警告。 而且,洪森公开私人录音的做法,不仅破坏了与他信的关系,更引发了东盟国家间的信任危机。 一位东南亚外交官私下坦言:“未来各国领导人与洪森通话时,难免担心谈话内容会成为政治筹码。” 这种信任危机,可能使柬埔寨在东盟内部陷入孤立。 洪森要求“泰国换总理再来谈”的表态,更踩了东盟“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红线,可能开创危险先例。 特朗普政府对多个东盟国家加征高关税,这种情况下,东盟内部团结显得尤为重要。 柬泰冲突如果持续升级,不仅损害两国利益,更可能给外部势力介入地区事务提供借口,这是中国和东盟各国都不愿看到的。 中国在柬泰投资超300亿美元,冲突持续将冲击“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但中国的立场并非偏袒任何一方。 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中方始终坚持不偏不倚、公道公允的立场。” 对柬埔寨,中方要求其彻底铲除跨境犯罪毒害;对泰国,中方支持其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政治危机;对双方,中方开放外交渠道供沟通,但拒绝代替决策。 中国这次出手调解,看似是化解双边矛盾,实则是划下了一条红线:个人恩怨请放一边,别因为私人小九九,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发展大局。 洪森本以为通过施压能促使佩通坦下台,却未曾预料到,局势迅速升级,泰柬边境的紧张局势直接演变为一个区域性危机。 柬埔寨此时正处于经济下行、诈骗园区丑闻等多重危机的叠加之中,洪森通过制造外部冲突来转移公众注意力。 他将佩通坦描绘成“背叛柬埔寨的敌人”,成功地将舆论焦点从柬埔寨国内的电诈产业依赖和腐败问题上转移。 同时,洪森还借机将自己儿子洪玛奈塑造成“民族捍卫者”的形象,进一步巩固了家族政权的合法性。 佩通坦领导的为泰党一直主张改革,致力于打击电诈、推动区域合作等政策,这直接触动了洪森家族深度参与的灰色利益网络。 中国特使的到访,既是为缓和柬泰紧张局势,也是为提醒各方:地区稳定是共同利益,个人恩怨或政治算计都不应凌驾于此。 洪森若一意孤行,损害的不仅是柬埔寨利益,更是半个世纪以来东盟积累的互信根基。 中方此次出手,既展示了中国作为地区大国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中国维护区域稳定的坚定决心。
中国特使突访泰国,洪森收到外交警告!东盟迎来最大信任危机? 9月15日,中国
理大国迷雾
2025-09-18 00:37:53
0
阅读: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