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洪秀柱这次直接点名马英九和黄智贤,说实话,在岛内敢这么直接点名道姓的人真不多,她算一个。 洪秀柱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们用模糊的话术来回避责任,强调空泛的口号和承诺,却没有为民众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她认为,政治人物的职责不仅仅是迎合舆论,更重要的是要为民众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切实可行的政策。 洪秀柱的政治风格向来以“小辣椒”著称,在立法院就以犀利提问和强硬作风闻名。她从不绕弯子,遇到看不惯的事必然当场开火。 这种直率性格源于她从教育工作者转型的背景,习惯用最直白的方式剖析问题。她曾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看九三阅兵,事后发文坦言内心受到极大震撼,直言“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记忆,当年千万中国人流血牺牲才换来今天,不能让历史被人改得没影了”。 这种对历史和民族情感的执着,让她无法容忍任何含糊其辞的政治表演。她要的是掷地有声的行动,而不是漂浮在空中的漂亮话。 被点名的马英九,其政治立场一直是岛内讨论的焦点。他任内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强调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然而,他关于“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会接受”的言论,却暴露了某种摇摆性。 这种看似理性的表述,在洪秀柱眼中或许正是“模糊话术”的典型——既承认历史纽带,又为现实妥协预设条件,缺乏一以贯之的担当。 马英九的立场像一幅精心晕染的水墨画,意境朦胧却轮廓不清,而洪秀柱要的,是黑白分明的版画。 另一位被点名的黄智贤,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这位资深媒体人公开宣称“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这一代要把台湾带回家”,其立场鲜明得近乎炽热。 她主持政论节目时,对“台独”言论的批判从不留情面,甚至因此遭遇岛内绿营的围攻。洪秀柱为何要批评这样一位立场坚定的统派?或许问题不在于方向,而在于方式。 黄智贤的激情呐喊固然振奋人心,但洪秀柱可能更期待这种热情能转化为可落地的政策路径,而非停留在情绪宣泄。当口号响彻云霄时,民众更关心脚下的路该如何铺就。 这场点名风波背后,折射出台湾政坛更深层的撕裂。赖清德之流抛出“杂质论”,将不认同其“台独”路线的民众视为异类,这种极端化操作正不断压缩理性讨论的空间。 洪秀柱的炮轰,表面指向同阵营的战友,实则是对整个政治生态的警醒——当政治人物沉迷于话术游戏或情绪对抗时,真正受苦的是等待解决方案的普通民众。她参加广西“聚才引智汇力”活动时强调的务实精神,恰是对这种空谈风气的无声反驳。 洪秀柱的犀利言辞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个人恩怨。她点名的马英九与黄智贤,分别代表了蓝营的温和路线与统派的激进表达,而她所追求的,或许是超越这两种模式的第三条道路:既不回避历史责任,也不沉溺于空泛理想,而是用清晰的路线图回应民众对未来的焦虑。 这种坚持在当下岛内显得尤为珍贵,毕竟当赖清德们忙着篡改历史、制造对立时,有人愿意撕破温情的面纱,直面政治的本质——它从来不是表演,而是关乎民生的严肃承诺。 这场争论终将过去,但洪秀柱抛出的问题,值得每个台湾政治人物在夜深人静时反复叩问自己。
国民党中的人还算有条汉子!在朱立伦,赵少康一句话都不敢说的情况下,国民党终于有人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