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子孙大都上哈佛,中国竟然有一个家

力量华哥 2025-09-19 11:05:39

中国唯一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子孙大都上哈佛,中国竟然有一个家族可以做到荣盛不衰,从第一代祖先贝兰堂算起,到现在都富了足足有17代了,上海的房产达到了上千栋,孩子也都是哈弗大学的高材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凝视]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但苏州贝氏家族却打破了这个魔咒,从明朝中期到现在,这个家族传承了数百年,培养出了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等众多杰出人才。 贝氏家族的故事始于明朝中期,始祖贝兰堂从浙江兰溪迁居苏州,他选择在阊门外开设药铺,这里是当时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凭借精湛的医术和诚信经营,贝家的药材生意逐渐兴旺。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清朝乾隆年间,贝家已成为“苏州四富”之一,他们的生意网络从最初的一家小药铺,发展到覆盖江南地区的药材批发贸易,这为家族后来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末民初,家族迎来了两位关键人物,贝润生和贝理泰兄弟,他们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革的机遇,果断实现了事业转型。 贝润生16岁独自前往上海闯荡,最初在颜料行当学徒,后来他代理德国化学染料,创立了著名的“阴丹士林”品牌,成为上海滩知名的“颜料大王”,积累财富后,他大胆投资上海房地产,在外滩附近购置了大量物业。 虽然“上千栋房产”的说法可能被夸大,但贝润生确实是当时上海重要的地产商之一,他专门收购老式里弄和商铺,改建成现代化公寓和写字楼,抓住了上海城市发展的红利。 贝理泰则选择了金融道路,1915年他参与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推出“一元即可开户”的创新政策。这在当时的银行业确实具有突破性意义,因为其他银行主要服务富裕阶层,普通民众储蓄渠道有限。 这一创举让小商贩、工人、店员都能成为银行客户,银行开业第一年就吸收了可观的存款,到1930年代已发展成全国性的重要商业银行,贝理泰的儿子贝祖诒后来担任中国银行总经理,在1949年政局变动时,他选择留在大陆,体现了家族的品格操守。 1917年贝润生购买了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这座元代古园当时已年久失修,贝润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历时三年恢复了园林的原貌。 贝润生并未将狮子林据为私有,而是作为家族共享的文化场所,他在园内设立贝氏祠堂和承训义庄,用于赡养救济族人,兄弟俩还共同出资在苏州创办了中国早期的新式幼儿园,修建道路,积极推动家乡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贝氏家族真正的传承秘诀在于对教育的重视,从晚清开始,家族就积极送子弟出国深造,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是家族第十五代传人,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贝聿铭的三个儿子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也都毕业于哈佛大学,分别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工作,家族多数后代都进入了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知名学府,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成就。 除了重视教育,贝氏家族还深谙回馈社会的道理,他们的乐善好施不仅赢得了声誉,也在历史变迁中为家族赢得了尊重和生存空间,这种将个人成功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理念,成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贝氏后人已遍布全球,在金融、建筑、学术、环保等多个领域继续发挥影响力,他们大多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但依然传承着家族“忠诚、勤勉、回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贝氏家族数百年的传承历程告诉我们,真正的家族兴旺不仅在于财富的积累,更在于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传递,重视教育、培养品德、承担社会责任,这些品质构成了家族长盛不衰的根基。 纵观贝氏家族的发展轨迹,从药材起家到颜料、房地产、金融的多元化发展,从商业成功到文化传承,每一代人都在时代变迁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们既能把握商业机遇,又能坚守文化传统,这种平衡能力值得我们深思。 你觉得贝氏家族最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品质是什么?是他们对教育的极致重视,还是在商业转型中的敏锐眼光,或者是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品质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最为重要?   信源: 文汇报——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贝聿铭家族为何传承至今:“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0 阅读:408

评论列表

49xxx77

49xxx77

2
2025-09-19 21:57

贝聿铭全靠杰奎琳提携,不然是美国二等公明。 李昌钰倒是一步一个脚印。

力量华哥

力量华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