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对中俄表态:不再追求南北统一,地图已 “去韩国化”,韩国懵了,不怕自己吹大话,就怕自己使劲吹,结果人家压根没把你放眼里,朝鲜跟中俄说,如今已不寻求南北统一,连地图都 “去韩国化” 了。 朝鲜这两年在半岛上的动作,活脱脱上演了一出“换剧本”的戏码。就拿今年建国纪念日推出的新版地图来说,南边那块区域直接被标成了灰色,只用“韩国”两个字简单标注,连之前隐约可见的行政区划线条都给抹干净了,字体大小和标中国、俄罗斯的样式没两样。 这可不是随便画画玩的,要知道以前朝鲜地图上南边一直叫“南朝鲜”,光这名字就透着股“都是自己家地盘”的意思,现在这一改,等于明着告诉所有人:南北那点事儿,咱不惦记了。 这事儿早有苗头。去年开始,平壤的党部和机关墙上挂的地图就悄悄换了,到今年9月建国纪念日前,全国所有公共场所都统一换成了新版地图。 巧的是,同一时间金正恩访华,正式跟中俄通报了不再寻求南北统一的新政策。这种时间上的巧合,背后藏着的是实打实的战略转向。 要说清楚这转变,得回头看看这几年朝韩之间的拉扯。2024年10月算是个爆发点,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建军节阅兵时展示了“玄武-5”导弹,还放话说“朝鲜动用核武那天就是政权灭亡之日”。 这话刚落地,朝鲜就宣布切断所有南北连接的公路铁路,紧接着在军事分界线北边把京义线、东海线的部分路段给炸了。 韩国这边也不含糊,立刻在边境搞火箭炮实弹演习,还派无人机往平壤飞,结果被朝鲜捡到残骸当成铁证。 两边你来我往,光是10月那一个月,朝鲜就有140万名青年报名参军,韩国则把坡州这些边境地带划为“危险区域”。这种剑拔弩张的架势,跟几年前还谈着开城工业园、搞离散家属团聚的氛围比起来,简直是天翻地覆。 经济上的账也算得过来。当年开城工业园多红火啊,124家韩国企业扎堆入驻,5.4万名朝鲜工人在那儿上班,韩国企业累计给朝鲜支付的工资就有5.6亿美元。 可2016年韩国一赌气把园区关了,韩企直接损失了1.5万亿韩元,朝鲜这边20万工人家属的生计也受了影响。 后来文在寅政府想修复关系,2018年砸了170亿韩元建朝韩联络办公室,结果没几年就被朝鲜炸了,那笔钱算是打了水漂。 韩国统一部的预算表更有意思,2018年编了1.3万亿韩元的统一基金,计划连通南北铁路公路,最后大多没执行,今年的预算明细干脆标着“不公开”。这些真金白银砸下去没响儿的事儿,估计让朝鲜慢慢看清了,靠合作换统一实在不现实。 军事上的底气也是重要筹码。朝鲜这几年导弹试验次数一年比一年多,2024年10月底试射的“火星炮-19”洲际导弹直接创下新纪录,韩国这边虽然有“金牛座”导弹能在15分钟内打到朝鲜全境,但真要比硬实力,两边早就不是一个路数了。 朝鲜现在手里握着核武器,常规武器也够自保,这种情况下再谈统一,反而不如把精力放在巩固自己的地盘上。 就像韩国这边还在琢磨怎么用扩音器对朝广播,朝鲜直接把边境的广播设施都拆了,这种无声的回应比任何声明都有力。 韩国这边确实有点懵。毕竟他们每年在统一宣传上花不少心思,又是发传单又是搞气球大战,结果人家连地图都给改了。 去年韩国反朝团体飘过去的传单,被朝鲜用垃圾气球原样“回赠”,有的甚至飘到了总统府门口。这种你来我往的小动作,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 现在朝鲜干脆把地图上的“南朝鲜”改成“韩国”,等于釜底抽薪——你不是天天喊着统一吗?我这儿压根不跟你演这出戏了。 中俄的态度也很关键。金正恩访华时同步通报新政策,等于把这个重大决策放在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里。对朝鲜来说,有了大国的理解和支持,就没必要再纠结于南北那点事儿。 与其花精力跟韩国扯统一的淡,不如踏踏实实搞自己的建设,反正导弹能打出去,经济上虽然受制裁,但靠着自己的体系也能运转,这种情况下,地图上多一块少一块灰色,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说到底,这地图上的改动不过是个表象。真正的变化藏在那些炸掉的公路、发射的导弹、打了水漂的预算里。朝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与其跟韩国在统一问题上耗着,不如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 你韩国愿意咋吆喝咋吆喝,我这儿该画画该改改,反正路是自己选的,日子也是自己过的,至于那张纸地图上的灰色块,不过是把心里早就想明白的事儿,明明白白画出来罢了。
就在刚刚哈马斯突然宣布了!9月19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
【200评论】【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