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消息! 沙特正式宣布了! 沙特正式宣布放弃每桶原油100美元的目标,准备增产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了,沙特需要油价接近一百美元才能平衡财政,今年头两个月,沙特原油出口额同比下降了40%。 有最新数据看出,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跌破70美元,这还是沙特宣布减产以来,创下的最低价。 减产是为了稳价,增产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稳价是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减产不能让自己死了还给别人添堵。增产也不能让自己死了还给别人抢市场份额。 不得不说,这两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非常牛,他推出的2030愿景经济改革计划做得风生水起,但也需要资金支持。 沙特近几日通过二次股票出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了一百一十五亿美元,还完成了一百七十亿美元主权债务发行。但是这些钱对于沙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沙特已经连续十年出现财政赤字。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沙特至少要到2029年才能摆脱财政赤字。现在的沙特人口增长到了约三千四百万,但人均GDP只有三万美元,还远远低于阿联酋和卡塔尔。 沙特这一招,表面看是“认怂”,实则是以退为进的高阶博弈。 油价跌破70美元,财政缺口越来越大,再硬撑百元目标等于自断生路。 与其被市场逼着低头,不如主动出击增产抢市场,哪怕短期痛,也要保住长期话语权。 穆罕默德王储的“2030愿景”野心勃勃,可钱从哪里来? 转型需要巨量资金:新能源、金融、旅游、高科技,哪个不是烧钱的主? 连续十年财政赤字,发债融资只是杯水车薪。沙特就像个一边输血一边跑步的病人,脚步不能停,但身体已喘粗气。 沙特真正的底牌,不是原油,而是时间。 他们敢赌全球能源转型不会一蹴而就,赌未来十年原油仍是刚需。 增产压价,逼退高成本玩家(比如美国页岩油),重新洗牌后再逐步提价——这招他们2014年就用过,如今不过是重操旧业。 但这次局面更复杂。 新能源浪潮扑过来了,欧洲碳关税启动了,大国都在搞电动化。 沙特还能靠石油撑多久?人均GDP三万美元,比卡塔尔、阿联酋低一截,人口却更多,压力全写在经济账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从不说谎:沙特需要百元油价平衡财政,可现在布伦特只剩70美元。 每跌一美元,王储的改革蓝图就多一道裂缝。 减产保价时,俄罗斯暗搓搓增产;现在沙特增产,俄罗斯会不会反手背刺?OPEC+的联盟恐怕只剩表面兄弟。 沙特的抉择背后,是一场全球能源权力的重新分配。 他们不再追求高价幻觉,转而用现实主义策略保市场份额。 短期阵痛难免,但不断臂求生,就可能彻底失去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沙特正式表态了!你没听错,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沙特阿拉伯,竟然决定放弃每
【47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