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准备对俄罗斯下重手?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如果俄乌冲突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欧盟将与美国共同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制裁。 这已经不是欧盟第一次摆强硬姿态了,但现在这个时间点很微妙,西方正在加紧给乌克兰送武器,乌军也在反攻,而俄罗斯也铁了心要打持久战。 马克龙以前还说过“不要羞辱俄罗斯”,现在完全变调了,反而强调“俄罗斯必须输”,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转变,整个欧盟对俄罗斯的态度都变硬了。 其实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制裁了十三轮,瞄准了它的银行、能源、高科技产品,甚至有钱人的海外资产,这 些制裁确实让俄罗斯难受了:卢布贬值、财政收入紧张、军工生产也遇到麻烦,但俄罗斯也挺能扛,通过跟其他国家做买卖、自己生产替代品,居然也撑住了。 那下一轮制裁会搞什么?专家猜测,可能包括俄罗斯的核能产业、还没被断掉的银行联系,还有更严的执行措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可能会惩罚那些帮俄罗斯绕过制裁的“中间商”,这将是以前没有过的大动作。 不过欧盟内部也不是一条心,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一直不太赞成制裁,觉得欧洲自己受的伤害也很大,每次讨论新制裁,欧盟内部都要吵一阵子,最后互相妥协才能达成一致。 说白了,制裁就是经济战,效果很复杂,一方面确实能削弱俄罗斯的打仗能力,但另一方面也推高了全球的油价粮价,连累到不少穷国,欧洲自己也不好过,能源贵、物价飞涨、老百姓日子难过。 这场制裁战就像两个人互相掐着脖子,看谁先喘不过气,俄罗斯在努力适应,欧洲在硬撑,但光靠制裁是结束不了战争的,它只能帮乌克兰在将来谈判时多一点筹码。 观察国际形势的人指出,最大的问题是欧盟能坚持多久,战争拖得越久,“制裁疲劳”就越可能出现,欧洲老百姓能忍受经济困难到什么程度?各国政府顶不顶得住国内压力?都会影响欧盟还能不能团结。 马克龙这个时候放话,既是警告俄罗斯,也是做给盟友看,同时回应国内舆论,2024年欧洲多国要选举,怎么对待俄罗斯成了考验各国领导的难题。 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但制裁带来的变化可能会持续很久,全球能源贸易、货币结算、贸易圈子都在重新洗牌,欧盟通过这次危机,也在学习怎么用经济力量影响世界局势,这门课对中国、印度这些大国也挺有参考价值。 说到底,这种对抗没有真正的赢家,制裁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争更是所有人的悲剧,当马克龙挥起制裁大棒的时候,欧洲自己也在算代价,也许真正的智慧不是怎么加大制裁,而是怎么能让各方都有台阶下,这需要真正有创意的外交突破。 国际制裁成了现在大国打架的常用手段,但它到底有没有用,该不该用,值得好好想想,从马克龙的话来看,欧盟是打算把制裁长期搞下去,越搞越细,这其实有点无奈,既然不能直接派兵,就只能用经济手段施压。 但制裁说到底,受伤的往往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那些做决策的大人物,看看历史上被长期制裁的国家,老百姓日子有多苦,就算在俄乌这件事上,普通俄罗斯人过得不好,就会反对战争吗?不一定,专制体制下,老百姓更容易被宣传带动,一起去恨外部敌人。 另外,现在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制裁变成了一场看谁更耐疼的比赛,欧洲为制裁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能源价格暴涨、通货膨胀、工厂可能外迁,时间越久,欧盟内部要保持一致就越难,更何况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没参加制裁,反而给俄罗斯提供了缓冲空间。 真正有效的制裁需要全世界几乎都参加,但现在世界越来越多元,这几乎不可能了,欧盟和美国虽然还是大佬,但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说一不二了,金砖国家、上合组织这些机制正在创造新的贸易金融通道,西方制裁的效果被打了折扣。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想想怎么解决国际争端,制裁不应该是目的,而应该是推动谈判的手段,聪明的外交应该给对手留点面子,让人家有路可退,而不是往死里逼。 现在对俄罗斯的制裁就缺少明确的退出机制,什么情况下会解除制裁?跟停火、撤军或者政治解决方案挂不挂钩?这些问题都没说清楚。 说到底,长久的安全需要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担忧,这得跳出制裁思维,重新想象欧洲的安全框架,否则可能变成无休止的制裁循环,大家都在难受,却找不到出路。
俄罗斯,刚刚给欧盟,划下了一条“同归于尽”的红线!必须看清,欧盟主席冯德莱恩
【77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