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审核,21年上市长跑终圆梦 2025年9月7日晚,对于奇瑞汽车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这一晚,港交所发布文件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标志着,在历经21年的漫长等待与不懈努力后,奇瑞汽车距离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仅一步之遥,有望成为2025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项目,募资规模预计达15-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 一、二十余载上市路,坎坷中坚守希望 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彼时,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奇瑞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创新精神,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一匹黑马。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奇瑞决定启动IPO计划,试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然而,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奇瑞多次尝试通过不同途径上市,但均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复杂的股权结构、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政策的变化等,都成为了奇瑞上市路上的绊脚石。尽管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但奇瑞始终没有放弃上市的目标。在这期间,奇瑞不断优化自身的股权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上市做着充分的准备。 2025年2月28日,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一举动标志着奇瑞的上市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由于在港交所递表满6个月未获聆讯,此次申请于8月28日失效。就在外界对奇瑞的上市前景产生疑虑时,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公告,批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这一消息无疑为奇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8月29日,奇瑞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仅仅9天后,9月7日,奇瑞便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创造了港交所上市聆讯的一个“小奇迹”。 二、业绩亮眼,为上市奠定坚实基础 销量方面,2024年,奇瑞以229.5万辆的全球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这一成绩使其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并跻身“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是2024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乘用车公司中,唯一实现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国内销量、海外销量四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25%的企业。海外市场一直是奇瑞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财务数据同样表现出色。2022年至2024年,奇瑞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增长动能持续强劲。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人民币2698.97亿元,净利润达143.34亿元,营收与利润增速均大幅跑赢全球乘用车行业平均水平。 技术创新方面,奇瑞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构建起覆盖动力、平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的全栈技术体系,为产品迭代与品牌向上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动力系统领域,公司“鲲鹏动力”涵盖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电池安全四大核心技术,八款燃油发动机及混动发动机、电混DHT的技术实力获得行业认可;汽车开发平台“火星架构”通过模块化硬件与跨平台软件设计,实现研发成本降低、开发风险减少、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适配不同级别、不同动力类型的车型开发需求;“雄狮智舱”智能座舱系统采用自研操作系统,支持个性化定制与跨车型快速适配,提升用户交互体验;辅助驾驶系统则符合中国及欧盟主动安全法规,可适应全球不同路况与场景。 三、上市后战略规划,剑指全球汽车巨头 1是深化品牌向上,拓宽产品序列,强化各品牌细分市场定位。例如,奇瑞品牌聚焦大众市场,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星途冲击高端市场,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豪华配置,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iCAR服务Z世代,以年轻、时尚、科技的品牌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智界布局智能新能源,与华为等科技巨头合作,打造具有领先智能科技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2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出“科技奇瑞”优势,重点攻关下一代汽车技术与先进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计划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上车,2027年实现批量上市,新能源车型纯电续航突破1500公里。 3是拥抱全球出行变革,持续加强乘用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奇瑞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是巩固全球化优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优化海外生产与供应链布局,降低关税与物流成本。海外市场一直是奇瑞的重要战略市场,未来奇瑞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提高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审核,21年上市长跑终圆梦 2025年9月7日晚,对于
矾逸谈汽车啊
2025-09-20 19:28:0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