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终于忍不住了,抱怨中国企业被要求不得购买英伟达

地缘历史 2025-09-22 10:44:49

9月17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终于忍不住了,抱怨中国企业被要求不得购买英伟达芯片。虽然外交部的回应模棱两可,但明白人、体面人都懂的,有些话不必要说得那么透。   过去一年,英伟达一直在配合美国政府做“定制”,从H100到H20,从A800到RTX Pro 6000D,一代比一代乖巧,一代比一代“缩水”。   可这回,是中国先下了手,直接通知企业别买了。   黄仁勋也只能摊手,抱怨一句,算是给自己交代。   上周,美国商务部刚刚把23家中国公司扔进“实体清单”,中国这边立刻启动了反倾销和反垄断调查,英伟达正好撞上枪口。   不让买,不是买不起,是不想再配合你演戏。   你说你想来中国做生意,可你手上拿的是白宫的许可证和五角大楼的“出口豁免”,嘴里说的是自由市场,心里盘算的却是怎么从中国身上抽成。   英伟达不是没尝试过“两边讨好”,但这游戏玩到今年秋天,已经玩不下去了。   黄仁勋本人其实早就注意到了问题。今年8月,他去华盛顿参加了一场私密募捐晚宴,亲自向特朗普解释,英伟达的H20性能不如H100,不足以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换来的是一个“许可”,但代价是中国市场销售额15%要上交美国政府。   这种交易说穿了,就是“你可以吃饭,但得先交保护费”。   你说中国企业能甘心?你说黄仁勋能装糊涂?   更要命的是,这一轮中国反应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早在9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对英伟达收购迈络思的交易展开了反垄断审查,理由是“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中国已经不想再被动接受所谓“定制版”芯片的安排。   你说你降了频、阉了核、封了带宽,结果性能还不如上一代产品,却卖得比以前还贵。   你说你是被美国逼的,我们信,但那是你们的事,不是我们的义务。   从市场反应来看,RTX Pro 6000D销量极差不是偶然。国内几家大厂早就不下订单了。   一来是性能不够,二来是灰色市场依旧存在,性能更强的5090芯片还能买到,价格还便宜一半。   谁会为了一纸合规,交两倍的价钱买一半的性能?   黄仁勋说得好:“我们不能控制政策,我们只能适应。”   但问题是,你适应的是美国政策,却要求中国市场来理解你、接纳你。   在美国,芯片是国家安全,在中国,芯片是发展权。两边的落差,不是靠一张嘴能弥合的。   你今天说“失望”,可你有没有想过,中国企业这些年在你面前吃了多少哑巴亏?   从2020年开始,你每一代产品都“为中国特供”,可有哪一代是真心为中国定制的?   我们得到的只是你筛选后的“阉割版”,而价格从来没打折。   这场博弈的本质,从来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国家意志之间的碰撞。   美国用“技术封锁”来定义竞争红线,中国则用“市场准入”来制定回应逻辑。   更大的问题还在后头。今年内,中国AI芯片的自产率将进一步提升。   华为、寒武纪、壁仞科技都不再是“替代品”,而是真正的竞争者。   华为的昇腾芯片,已经在数据中心跑得飞快。过去三年,中国芯片企业的出货量大涨,性能差距迅速缩小。   你可以继续限制,但你挡不了一个国家的产业觉醒。   你可以继续“特供”,但你保不住自己的技术尊严。   黄仁勋或许还会继续说一些婉转的话。   他不会批评中国,也不会挑战美国。   他会继续在两边之间找缝隙,为股东争利润、为公司找出路。   但他心里清楚,这场科技战早就不是赢家通吃的游戏,而是所有人都在输的对局。   中国失去了先进芯片的直接来源,美国失去了世界最大市场的信任,英伟达失去了独善其身的余地。   这一切,其实早该讲清楚。只是没人愿意做那个“说破”的人。   黄仁勋忍到9月17日,终于开口了。不是因为他想说,而是因为他不能再不说。   可问题是,他说得越清楚,就越显得无奈。   这不是他的错,但也不是别人的错。这只是一个时代的代价,一个科技公司必须面对的现实。   你想做工程师,可你生在了地缘政治最敏感的十年。   你想讲合作,可你站在了全球最剧烈的分裂线上。你想保持中立,可你已经被贴上标签。   这个世界,从来不等人解释。解释得越多,只会显得越无力。   黄仁勋的“失望”,不是对中国的质问,而是对现实的叹息。 可惜,他说得再多,也换不回那个可以只谈技术、不谈政治的旧时代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