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网红面包店因当天暴雨销量下降,当天未销售出去的面包在深夜销毁时,被人看到遭

粉墨叔叔 2025-09-22 12:32:20

上海一网红面包店因当天暴雨销量下降,当天未销售出去的面包在深夜销毁时,被人看到遭举报,市场监督局的执法人员上门调查。面包类食品保质期短,门店对即将过期没法进行销售的食品进行销毁是正常的操作。 最近上海有家网红面包店的事儿闹得挺大,就因为一段扔面包的视频,把大家的情绪都给点燃了,9 月 13 号晚上,一位姓李的市民路过店门口,正好拍到店员把大堆刚出炉的面包往垃圾桶里扔,这视频一发出去立马就传开了,谁都没想到一块面包能引来这么多讨论。 其实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巧,那天上海下了场特别大的暴雨,街上没什么人,店长潘女士后来解释,那天的客流比前一天少了快六成,本来店里估摸着能卖三百多个面包,结果最后一半都没卖掉。 可面包这东西保质期短,店里有死规定绝不能隔夜卖,晚上也不能打折促销,说是要维护品牌形象,所以到了闭店的时候,卖不完的只能销毁,就有了视频里那一幕。 从监管部门后来看到的报损单上能清楚看到,那天光是蓝莓蛋挞就销毁了 118 个,脏脏包 96 个,还有 32 个 “熊治大奶酥”,堆在一起确实挺让人可惜的。 但说句实在的,烘焙行业这样处理临期食品不算新鲜事,业内人都知道,面包这种现烤食品放久了口感会变差,而且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多数店都会在当天处理掉没卖完的。 商家心里也有本账,之前不是没试过晚上打折,结果正价时段的销量立马掉了两成,算下来反而不划算,所以宁可承受 3% 到 5% 的常规损耗,把卖不完的扔了,也不轻易打折。 可这次的问题不在 “扔” 这件事本身,而在处理过程上,事情闹大后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 9 月 16 号就上门检查了,他们不是来查该不该扔,而是查怎么扔的,按照规定,销毁食品得全程拍视频记录,从清点数量到最终处理都得拍清楚,防止这些食品被人捡回去二次销售,出食品安全问题。 可执法人员要视频的时候,店家拿出来的都是片段,压根没有完整的记录,这就让整个操作的透明度打了折扣,为了保险起见,执法人员还专门追到垃圾处理点去核实,确认这些面包没有被回收利用。 店长后来也挺无奈,说平时报损率都控制得挺好,就那天暴雨太突然,预估错了销量,公司后台的工作人员也回应说,已经批评教育了店员,以后会加强管理,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 其实大家争论的点也在这里,一方面觉得好好的面包扔了太浪费,尤其现在大家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有人理解,面包保质期短,贸然赠送或打折确实可能有食品安全风险,店家也是按规矩办事。 网上议论得挺热闹有人翻出数据说,全国烘焙业每年扔掉的食物,能装满二十多万辆卡车,想想都觉得心疼。 不过也有好例子,就像广州搞的 “面包共享驿站”,由公益组织来接手和监管,商家只要把临期面包送过去就行,既避免了浪费,又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这种办法就挺聪明的。 销毁临期面包虽然是正常操作,但怎么做得更规范、更透明,甚至能不能想办法减少浪费,都是需要琢磨的事。 毕竟大家反感的不是 “按规矩销毁”,而是那种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简单粗暴扔掉的态度,现在这家店已经说要加强管理了,希望以后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能少点这样的浪费,让每块面包都能发挥价值,这样大家看着也舒心不是? (信息来源:环球网——突击检查!大量丢弃面包的上海网红店,被查出问题!回应“高报损”:当天暴雨致销量骤降)

0 阅读:0
粉墨叔叔

粉墨叔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