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消费还要看你脸色?”黑龙江,女子和家人去餐厅吃饭,不料,她和服务员提出想要一双一次性筷子,对方很不情愿的拿了一双扔在桌子上,嘴里还甩出一句“下不为例”,女子也是当场被气坏,店家回应:店员不会说话 据热度新闻9月22日报道,黑龙江牡丹江,金女士和丈夫选了家餐馆想好好吃顿饭。 谁也没料到,就是“要一双免费一次性筷子”这样再普通不过的需求,却让这顿本该轻松的聚餐,变成了一场让人窝火的糟心事。 服务员不仅摔了筷子,还撂下一句“下不为例”的警告,把消费者的体面摔得稀碎。 金女士出门时提前自带了湿纸巾,入座后看到桌上摆的是包装精致的餐具,里面除了筷子,还附带了湿巾和纸巾,旁边标注着“1元/双”。 她觉得没必要为用不上的湿巾额外花钱,便向在场的服务员提出,想换成店里免费的简易一次性筷子。 这本是消费者基于自身需求的合理选择,毕竟在外就餐,索要与消费匹配的基础餐具,从来都不是过分的要求。 可服务员的答复却让金女士愣了一下:“简易的一次性筷子也得收1元。” 金女士更疑惑了,平时点外卖,商家都会免费送筷子,怎么到了线下餐馆,连最基本的一次性筷子都要单独收费? 她下意识觉得,可能是这个服务员刚入职,没摸清店里的规矩,便请对方去问问经理,确认下是否有免费的简易筷子可以用。 谁知道,经理没等来,服务员却从隔壁房间拿了两双筷子过来。 走近餐桌时,她没等金女士伸手接,直接把筷子往桌上一摔,“啪”的一声响在安静的用餐区格外刺耳。 更让金女士不舒服的是,服务员放下筷子后,冷冷地丢了句“下不为例”,转身就走。 这一摔、一句话,把金女士的好心情全摔没了,自己明明是来消费的,怎么反倒像做错了什么事,还要被“警告”? 这种态度,哪里是服务,分明是给消费者添堵。 金女士没再动桌上的菜,起身走到前台,想和店家好好说说这事。 前台工作人员这才道出了店里的筷子规则:其实店里有三种筷子,一种是免费的消毒筷,一种是1元一双的精装筷,还有一种是简易包装筷。 但这简易筷有个说法,只免费提供给小朋友,成年人要是想用,按规矩得收1元。 他们解释说,这么规定是怕成年人都来换免费的简易筷,那些已经花了钱买精装筷的顾客会觉得不公平,也怕影响店里的营收。 可这个规则,金女士从入座到提出需求,没从任何地方看到提示。 要是店家提前把收费规则贴在显眼处,她或许一开始就会选择免费的消毒筷,根本不会有后面的争执。 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就算规则如此,服务员也该好好解释,而非用警告的方式对待顾客。 后来经理也过来了,听完情况后向金女士道了歉,说“服务员不会说话,文化素质低,是我们服务没做到位”,还承诺后续会加强对服务员的业务培训。 可金女士心里犯嘀咕:服务员在店里做了多久,态度怎么样,店家真的不清楚吗? 要不是这事让她心里实在憋得慌,要不是可能引发了关注,店家会这么痛快地认错吗? 这种“出了问题才整改”的态度,实在难让人信服。 有网友说,自己去过这家店三次,有两次都吃得不顺心,总觉得服务员的态度里带着“花不起钱就别来”的架子; 还有网友感慨,“终于有人说这事了,他们家服务员态度一直很牛,好像顾客欠他们似的”。 甚至有人调侃,“就因为一双筷子,差点把饭店的口碑搞砸,这多不值当”。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金女士在意的从来不是那1元钱,而是被尊重的权利。 消费者来店里吃饭,买的不只是饭菜,还有舒心的服务。 服务员是店家的“脸面”,一句耐心的解释,就能化解尴尬,可一句生硬的警告、一个摔筷子的动作,却能把顾客推得远远的。 店家或许有自己的经营考量,但再合理的规则,也得用让人能接受的方式传递。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热度新闻2025年09月22日关于《女子问服务员要一次性筷子 近日,金女士与丈夫在牡丹江一餐厅用餐,因自备湿巾,金女士要求更换免费的简易一次性筷子,但服务员称简易筷也需收费1元,并推荐免费消毒筷。金女士要求找经理确认后,服务员从其他房间取来两双筷子摔在餐桌上,并警告“下不为例”。》的报道
“来消费还要看你脸色?”黑龙江,女子和家人去餐厅吃饭,不料,她和服务员提出想要一
一叶知大事
2025-09-22 14:42: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