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报复,果然来了! 巴基斯坦前脚刚和沙特“结盟”,美国后脚就在联合国,给巴境内的恐怖组织“松绑”。 2025年9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场投票引发国际震动,美国联合英法,以“证据不足”为由,否决了中巴提交的制裁俾路支解放武装提案。 而就在48小时前,巴基斯坦刚与沙特签下“共同防御协议”,誓言“攻击一国即视同攻击两国”。这场明摆着的“报复”背后,藏着美国对中东格局失控的恐慌,也印证了巴基斯坦转向务实外交的远见。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的握手,彻底打破了美国在中东的“安全神话”。 沙特不仅承诺向巴基斯坦投资230亿美元建设瓜达尔港二期工程,还开放了境内5个军事基地供巴军使用。 更关键的是,沙特首次同意将本国石油收入的15%兑换成人民币结算,这相当于每月向中国输送价值18亿美元的“硬通货”。 这种合作让美国坐立难安。2025年8月,巴基斯坦用从沙特获得的资金,从中国采购了36套“红旗-9B”防空系统,直接覆盖阿富汗边境全境。 美国中央情报局数据显示,这些系统使美军无人机在巴基斯坦领空的突防成功率从68%暴跌至23%。难怪五角大楼评估报告哀叹:“沙特的石油美元正在重塑南亚规则。” 翻开美国近一个月的反恐记录,堪称“变脸教科书”。8月11日,美国国务院刚把俾路支解放武装列入“外国恐怖组织名单”,9月19日就在联合国投反对票阻止全球制裁。 这种操作让人想起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当时美国同样把俄罗斯支持的武装分子称为“志愿者”,转头却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导弹袭击。 更讽刺的是,就在联合国投票当天,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推特账号还在转发“反恐英雄”视频,内容却是2011年美军击毙本·拉登的片段。 这种“时空错乱”的公关手段,暴露了华盛顿的黔驴技穷。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戳破:“当恐怖分子拿着美制步枪时,华盛顿的正义去了哪里?” 巴基斯坦选择学习以色列,绝非偶然。在加沙地带,以色列用25年时间修建了650公里隔离墙,配合电子围栏和无人机巡逻,将哈马斯渗透率从2000年的每月15次降至2025年的2次。这种“非接触防御”策略,让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年均袭击次数下降了83%。 美国制裁松绑的真实意图,在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TAPI)项目上暴露无遗。这条价值120亿美元的管道原计划2026年通气,但美国近期施压土库曼斯坦改道,试图绕开巴基斯坦直通印度。 作为反制,巴基斯坦已同意俄罗斯修建“南溪”天然气管道支线,预计2027年可向欧洲输送8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相当于掐住了欧洲能源命脉的咽喉。 更微妙的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9月20日宣布,将向巴基斯坦提供10万桶/日的原油优惠价,条件是允许沙特资本参与中巴经济走廊的瓜达尔炼油厂建设。这种“石油换股权”的操作,本质上是用经济纽带把巴基斯坦绑上沙特战车。 在俾路支省山区,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展开。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近期启用“天眼-3”卫星系统,可对阿富汗边境实施0.5米分辨率的昼夜监控。 与此同时,美国SpaceX的星链卫星突然向该区域发射了12组加密信号,被巴方反间谍部门判定为“电子侦察”。 这种技术对抗折射出深层矛盾:当美国试图用科技霸权维持情报优势时,巴基斯坦正通过与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合作,构建自己的网络安全体系。 2025年7月,中巴联合研发的“麒麟”量子加密通信系统在伊斯兰堡投入运行,彻底阻断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企图。 未来的三种剧本。代理人战争升级:印度向阿富汗塔利班提供美制M777榴弹炮,巴基斯坦则动用从沙特获得的“东风”导弹实施反击。 能源通道博弈:俄罗斯通过巴基斯坦向中国输送原油,美国联合阿联酋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技术标准争夺:欧盟推出“数字巴尔干”计划,试图用区块链技术切断中巴金融往来。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上,巴基斯坦的抉择正在改写南亚地缘规则。就像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用宗教纽带对抗美国霸权,今天的巴基斯坦用“石油+核武”组合拳,为发展中国家趟出一条新路。 当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巴基斯坦用北斗系统导航时,旧秩序的崩塌已成必然,这不是某个超级大国的黄昏,而是多极世界的黎明。 参考资料: 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签军事协议,多国受震动.--2025-09-19 06:17·环球网
万万没想到啊,所有人都以为巴基斯坦和沙特签订共同防卫协议就已经够牛了,结果巴基斯
【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