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爆非核氢弹对全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么说吧,上午把非核氢弹扔到美国,下午就能在华盛顿种上粮食。 所谓的非核氢弹,其实就是外界常说的“温压弹”,这类武器的原理不是核裂变或者核聚变,而是通过把燃料气溶雾化后引爆,利用二次爆轰产生极强的高温和冲击波。 因为它不涉及核反应,所以不存在放射性污染,它的破坏力主要依靠的是气体爆轰产生的高温高压。 在二十年前,美国、俄罗斯都已经研发过类似武器,美国在阿富汗战争里就曾经使用过,俄罗斯更是在叙利亚战场多次启用过他们号称“炸弹之父”的温压弹。 根据国防部在2019年初的确认,中国确实在常规武器领域掌握了类似的技术。 当时央视也报道过这种武器的试验情况,说明中国在非常规常规武器方向已经有了突破。 温压弹的爆炸持续时间较长,冲击范围大,在封闭环境,比如地下工事、山洞、地道里杀伤力极强。 也就是说,它的战略用途不是拿来对城市无差别攻击,而是对付加固防御、地下堡垒、山区洞库这些常规炸弹很难摧毁的目标。 当年美军在阿富汗打击塔利班山洞纵深防御,就曾经依靠类似武器取得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温压弹虽然归类为常规武器,但它在战术和战略上的作用和影响力确实不亚于小当量核武器,甚至有人把它称为“非核中的核武选项”。 所以当中国公开宣布有这项能力的时候,国外媒体的解读很直接,中国在战略压制和威慑层面又多了一张牌。 那么它对世界格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点就是中国在常规武器体系里的升级。 传统上说到大国威慑,大家立刻想到的是核三位一体,但实际在很多场景下,国家并不会动用核武器,因为那是最高的禁忌,使用门槛极高。 而拥有高杀伤的大当量常规武器,可以在核门槛之下实现类似的压制效果。 用途比如对付敌方纵深指挥中心、对付地下战略储备设施,这种打击如果能依靠常规手段实现,就大大降低了实际操作的阻力。 某种意义上说,这让中国的战略布局更加灵活,也提升了战时威慑的可信度。 对手知道即使没有动用核武器,中国也能凭借常规手段完成对关键目标的压制打击,这会直接改变敌人的作战和防御设计思路。 第二点就是和国际形象相关。 我们注意到中国在公布这类武器的时候,报道调性非常克制,从来没有用过夸张的词汇,不会说这是“世界最强”,而是强调它在国防科研领域的一个进步。 这和冷战时期美苏动辄宣传“炸弹之王”“炸弹之父”的手法完全不同,体现出来的是中国越来越强调国防能力和和平发展的统一逻辑。 我们展示武器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吓唬谁,而是告诉全世界,中国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安全利益。 这其实和近年来中国军改、国防白皮书要强调的防御性国防政策一脉相承。 中国的意思很清楚,我们不会主动扩张,但是任何人想通过不对称手段逼迫中国低头,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担心在常规战争环境下,中国是否拥有“快速决断”的本钱,这类武器的出现就是答案之一。 换句话说,不依靠核武,中国也能保证不会陷入消耗僵局,可以用常规手段迅速压制局面。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98评论】【1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