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两月翻倍,火山引擎靠它拿下半壁江山。中国 AI 云要变天? 近期,IDC公布一组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调用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高达536.7万亿Tokens。而火山引擎凭借卓越的实力脱颖而出,以49.2%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有意思的是,今年8月底,谷歌推出 Gemini 2.5 Flash Image,还同时通过 API 和云平台供开发者使用。这步棋背后,是谷歌一套玩得极溜的战略:自己搞出 Gemini 大模型,改造搜索引擎、YouTube 这些 C 端应用,再通过谷歌云对外 “卖 Token” 赚钱。 这套打法的效果立竿见影,谷歌二季度财报透露,5 月还在每月处理 480 万亿个 Tokens,到 7 月就飙到了 980 万亿个,俩月近乎翻倍。全球范围内,论把 “自研模型 + AI 应用 + AI 基础设施” 这套组合拳打到底的,谷歌算是标杆。 而国内的 AI 云市场,2025 年也正悄悄换玩法。以前大家比的是算力规模、硬件多少,现在更看重实际能输出多少价值,说白了就是从 “卖算力” 转向 “卖 Token”。这背后藏着个 “增长飞轮” 逻辑:好模型吸引用户用,用户用得多就有数据反哺模型升级;丰富的应用场景让大家更离不开 AI,Token 消耗自然涨;靠谱的基础设施又能降低每个 Token 的成本。这三者转起来,Token 用量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火山引擎就是看透了这点,把 Token 调用量当成比营收还重要的考核指标。而且手上的牌也是很亮眼的,字节跳动自研的豆包大模型,在多模态能力上一直领先,还经过了内部 50 多个业务场景的打磨;抖音、豆包这些 C 端 APP 攒了海量用户,能不断给模型喂数据;自己搞的 AI 基础设施,靠着和字节内部业务并池的规模优势,性价比和稳定性都很有竞争性。 这套 “模型 - 应用 - 基础设施” 的闭环一搭成,火山引擎直接在 Token 市场拿下了近半份额,中国某ICT硬件企业一位资深战略规划人士预测,它 1-2 年内 Token 收入就能冲到百亿元。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正处在 AI 爆发的早期,国家数据局显示,日均 Token 消耗量从 2024 年初的 1000 亿涨到 2025 年 6 月的 30 万亿,翻了 300 多倍。高盛也提到,中国企业级大模型的 Token 消耗还在暴涨,这对盯着 Token 市场的火山引擎来说,简直是天赐的超车机会。 谷歌已经靠 Token 打法跑通了路径,火山引擎则踩着国内 AI 爆发的风口跟了上来。随着 “卖 Token” 成了 AI 云市场的新潮流,手握完整闭环的火山引擎,指不定能跑出更快的速度,紧接着改写国内市场的格局。
东风汽车管理层集体到访华为!再次证明,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是带着任务来的。昨天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