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今天(9月24日)报道:“针对南非此前将台湾在当地两个办事处降等、更名,台湾

静雅书声破卷绵 2025-09-24 18:47:34

外媒今天(9月24日)报道:“针对南非此前将台湾在当地两个办事处降等、更名,台湾提出反制措施,公告出口南非的芯片等47项货品,应先经核准才能出口。这一罕见举措显示台湾利用市场主导地位,向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的国家施压。” 2025年3月,南非外交部官网悄然将“台北联络代表处”更名为“台北商务办事处”,并将其归类至“国际组织”而非“外交机构”。这一调整看似细微,实则暗藏玄机——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仅允许主权国家设立官方代表处,台当局的机构被剥离政治属性,实质上失去了外交驻点资格。 5月,南非政府官网进一步删除比勒陀利亚的地址信息,时任台湾驻南非代表廖文哲的名字从系统中消失,仅保留三名低阶助理的联系方式。 至7月21日,南非正式发布政府公报,要求台当局将原驻比勒陀利亚的机构迁至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同时将开普敦办事处更名为“台北商务办事处”,彻底切断其官方色彩。 这场持续半年的“降级行动”并非孤立事件。南非外长拉莫拉早在3月国会发言中直言,此举是“践行一个中国政策”。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曾向南非施压要求保留台机构在比勒陀利亚,但南非仍坚持推进更名迁址。 这种坚决态度与非洲大陆整体趋势一致:尼日利亚2017年强制台代表处搬离首都,科特迪瓦近年也要求台机构去除“代表”等政治称谓。台当局所谓的“外交空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其“邦交国”数量从蔡英文时期的22个锐减至当前的12个。 面对南非的连续动作,台当局的反应经历从“抗议”到“反制”的转变。7月22日,台外事部门发表声明,指责南非“未协商即单方面行动”,并搬出1997年签署的“互设联络处协议”声称“违约”。 然而,这份协议的基础本身存在根本性缺陷——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从未具有与外国签署外交协议的资格。当南非不为所动时,台当局转而祭出经济手段:9月23日的公告显示,受管制货品清单几乎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从基础元件到高端存储芯片均被纳入。 但这场“芯片施压”的戏码很快遭遇现实打脸。据台湾海关统计,2023年出口至南非的“其他集成电路”金额仅336万美元,占台湾半导体出口总额不足0.01%。 更关键的是,南非汽车、工业领域所需的芯片多为成熟制程产品,全球市场供应充足。有学者指出,南非完全可以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采购替代品,台当局的制裁“连伤及皮毛都难”。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反制,暴露出民进党当局在“外交失利”后的焦虑与无力。 值得玩味的是,台当局在半导体领域采取“双标”策略:一方面对南非实施出口管制,另一方面却配合美国对大陆进行技术封锁。 今年6月,台当局将华为、中芯国际等大陆企业列入“战略性高科技货品出口实体管理名单”,限制台企供货。这种“亲美远陆”的政策,既损害两岸产业合作基础,也使台湾半导体产业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 当台积电考虑投资韩国AI芯片企业FuriosaAI时,当全球DRAM市场营收突破280亿美元而台湾企业却因政治操弄错失机遇时,岛内舆论开始反思:用芯片当武器,究竟能换来什么? 南非的降级行动与台湾的反制闹剧,本质上是“一个中国”原则与国际秩序的碰撞。当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民进党当局仍沉迷于“倚外谋独”的幻梦。 这场博弈的结果早已注定:任何分裂行径都逃不过被时代淘汰的命运。大家如何看待台湾当局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操作?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