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期间发表了演讲。除了对以色列发动的12天战争大加批判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他高度赞扬了沙特与巴基斯坦刚刚签署的共同防御协议,并且将其称为是地区集体安全架构的开端,那么如何看待他的这个表态呢? 先得说清沙特和巴基斯坦那份协议的分量。9月17日,就在佩泽希齐扬演讲前一周,沙特王储本·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利雅得签了字。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第三方攻击两国任何一方,都算“对两国的侵略”。这可不是随便签的备忘录,沙特官员都直言这是“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连情报共享、联合规划这些实招都包含在内。 更关键的是这俩国家的渊源。沙特是最早承认巴基斯坦独立的国家之一,巴基斯坦自1967年起就给超过8000名沙特军人做过培训,连麦加、麦地那的圣地保卫都有巴方力量参与。上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搞核计划遭西方制裁,还是沙特的财政支持帮它续了命。这份协议说白了,就是把几十年的“地下交情”摆上了台面,变成了制度化的联盟。 佩泽希齐扬敢这么夸,底气先来自伊沙关系的回暖。2023年中国斡旋下两国复交后,关系早不是剑拔弩张的状态。2024年11月,佩泽希齐扬还主动给沙特王储打电话,说要扩大各领域合作,沙特方面也回应称两国关系到了“历史转折点”。沙特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后来还去德黑兰谈防务合作,双方早就在安全领域暗通款曲。 他这声赞扬,首先是给沙特递了橄榄枝。沙特签协议的核心诉求是安全多元化,不想再把所有鸡蛋放在美国篮子里。卡塔尔遭以色列袭击时,驻有美军基地的卡塔尔没得到实质保护,这让沙特彻底看清了美国的靠不住。伊朗恰恰抓住了这点,用赞扬的姿态表明“咱们是一路人”,都想摆脱外部势力控制。 更藏不住的是针对以色列的心思。佩泽希齐扬演讲时重点批了以色列的12天战争,而沙巴协议签署的时机,正好是以色列在加沙战事升级之后。外界都看得明白,沙特就是想借这份协议给以色列递信号——我不是没后盾。巴基斯坦虽不是中东国家,但军事实力摆在那,连以色列摩萨德前研究主任都承认,他们当年都不敢轻易招惹巴基斯坦的核开发。伊朗把这协议捧为“集体安全开端”,等于在说“对抗以色列,咱们能抱团”。 这也是在敲美国的警钟。美国在中东经营多年,靠军事同盟维系影响力,但沙特这步棋直接撕开了口子。沙特明确说了,和巴基斯坦合作不影响跟印度的关系,也没打算进排他性阵营,这就是明着告诉美国“你不是唯一选项”。伊朗跟着叫好,就是想放大这种效应,让更多中东国家意识到,能靠自己搞安全,不用看美国脸色。 佩泽希齐扬说的“地区集体安全架构”,其实是个长远算盘。沙特的举动已经带动了连锁反应,有分析说这协议可能成为巴基斯坦和阿联酋、卡塔尔合作的模板。伊朗这会儿站出来点赞,就是想当这个架构的“发起人”之一,从以前的地区“孤立者”变成“引领者”。毕竟要是海合会国家都跟着搞集体防御,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自然就松垮了。 当然,这表态也有现实考量。伊朗自己的安全环境不算稳,美国和以色列一直盯着它的核设施。沙特拉上巴基斯坦搞防御,等于在中东多了个制衡美以的力量,伊朗的压力自然小了。这种“间接减负”的好事,伊朗没理由不捧场。 但谁都清楚,这“集体安全架构”离成型还远得很。沙特还得平衡和美国的关系,巴基斯坦也怕得罪印度和以色列,协议能不能落实到联合军演、武器支援这些实处都是未知数。佩泽希齐扬心里肯定也明白,他夸的不是现成的架构,而是正在萌芽的趋势。 说到底,这声赞扬是场精准的外交表态。既拉近了和沙特的距离,又敲打了以色列和美国,还给自己攒了地区话语权。在联合国那个舞台上,一句话能顶千军万马,佩泽希齐扬这步棋走得确实巧。 中东的格局早就不是美以说了算的时代了。沙特敢找巴基斯坦当靠山,伊朗敢为对手的协议叫好,本质上都是在争地区安全的“主导权”。佩泽希齐扬的表态,就是想把这股“去外部化”的势头推得更猛些。 以后的中东,可能真要靠自己人搭台子了。美国的航母再厉害,也挡不住地区国家抱团的心思。佩泽希齐扬喊出的“开端”,或许就是这个新时代的信号弹。 官方信源:新华网《国际观察|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的考量》
卡塔尔的反击超乎美以认知,如果完美实现目标,那么中东格局将彻底改变,以色列将非常
【13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