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八路军王汝林对被俘日军毫不手软,指导员告诉他要优待俘虏,他却说:日本俘虏

靖江的过去 2025-09-25 13:41:25

抗战中,八路军王汝林对被俘日军毫不手软,指导员告诉他要优待俘虏,他却说:日本俘虏在我这里没有优待,我会用刺刀把他们全挑了! 抗战时期,八路军战士王汝林,对被俘日军从不让步。指导员让他按政策优待俘虏,他硬邦邦回:“日本俘虏在我这儿没优待,我要用刺刀把他们全挑了!” 1938 年 11 月,滑石片战场硝烟未散。刚打完白刃战的王汝林擦着大刀上的血,见战友押着戴军官肩章的日军走过,猛地直身冲上去。 人群里有人喊:“就是他!纳野中佐!” 王汝林攥紧拳头,指节发白,嘶吼着扑向俘虏:“不能优待,用石头砸死他!” 这话在阵地传开,成了他往后半个世纪没动摇的念头。 王汝林 1919 年生于河北衡水,本过着耕读生活。18 岁时,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踏破冀中平原。 他亲眼见日军烧杀抢掠,乡亲倒在血泊里 —— 有抱婴儿的妇人、白发老人,更残忍的是,日军把孕妇当活靶练刺刀,还将胎儿挑出挂树射击。 亲人的惨叫声成了他的噩梦。日军烧村时,同乡把他按在柴草堆里,他才侥幸活下来。 爬出来时,村子成了焦土,亲人遗体混在灰烬里认不出。他攥着碎石子发誓: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 为报仇,王汝林和幸存乡亲找到八路军冀中军区,成了吕正操麾下战士。 当时八路军装备匮乏,老兵难配齐枪,王汝林只领到一把锈大刀。第一次上战场,面对端三八大盖的日军,他手都在抖。 日军的拼刺让他没还手之力,腹部被划开深伤,鲜血浸透军装。多亏班长李老栓用枪托砸开日军,他才没死。 躺在救护所,他摸着渗血的伤口,对护士说:“给我找根木头,我要练拼刺。” 从那天起,他用手臂粗的木棍当步枪,白天跟老兵学动作,晚上借月光练突刺、格挡。 手上血泡破了又结茧,胳膊抬不起来就用布带吊脖子上练。战友劝他歇,他说:“多练一次,杀鬼子就多一分力,少一个同胞遇害。” 1939 年 3 月 1 日黑马张庄伏击战,日军进了 716 团伏击圈。王汝林跃出掩体,避开日军刺刀,一刀劈中敌人肩膀,又撂倒个逃兵伪军。 这战他歼敌三名,获评冀中军区 “学习标兵”,连长拍他肩说:“这娃子,把仇恨练成了真本事。” 可没人知,这 “本事” 背后是他深入骨髓的恨。在他眼里,日军只有 “仇人”,没有 “俘虏”。 每次清理战场,见放下武器的日军,他都想冲上去,全靠战友拉住。直到滑石片战斗,他的怒火彻底爆发。 当时日军纳野大队刚在高洪口村杀了 300 多军民。聂荣臻下令设伏,张宗逊、廖汉生指挥 715 团、716 团在石沟布口袋阵。 战斗从深夜打到凌晨,王汝林在白刃战中放倒四名日军。见战友押着纳野中佐 —— 高洪口惨案元凶,他再也忍不住。 “不能优待,用石头砸死他!” 王汝林捡块石头砸向纳野胸口,见对方嘴角流血,又捡更大的石头冲上去。 其他战士也有亲友死在日军刀下,纷纷跟着扔石头,很快纳野没了声息。 指导员赶来,气得脸色发白:“王汝林!你知犯了多大错?八路军有优待俘虏政策!” 王汝林梗着脖子反驳:“政策能让高洪口乡亲活过来?能让我亲人复活吗?” 战后批评会,王汝林被缴了枪。指导员把他叫到帐篷,拿出旧政策手册说:“优待俘虏是让他们看清日军真面目,瓦解敌人士气,你杀了他,其他日军怎么知我们主张?” 王汝林扯开军装,露出纵横伤疤:“指导员你看,这些伤都是鬼子给的!他们可没讲过政策!我亲眼见他们杀孕妇、烧我娘,优待他们,我对得起谁?” 指导员看着伤疤没说话。他知冀中平原多的是王汝林这样的家庭 —— 齐会战斗日军还用毒气弹毒伤贺龙师长,战士们恨透了日军。 但他仍耐心解释:“我们恨的是侵略者,不是所有日本人。有的俘虏成了反战同盟,揭露日军暴行比我们说一百句管用。” 可王汝林听不进去:“只要沾了中国人血的鬼子,就不配被优待。” 最终部队没重罚他,只下令以后不让他接触俘虏。但每次听说抓了日军,他仍会问:“那鬼子手上有没有血债?” 后来齐会战斗,716 团 3 营坚守阵地,王汝林在巷战中又杀五名日军。大刀砍卷了刃,虎口震裂了,他仍冲在最前。 战友问:“不怕再犯错吗?” 他说:“战场杀鬼子天经地义,跟处置俘虏不一样。” 王汝林的恨从不是凭空来的。是日军的暴行、亲人的惨死,把这个普通河北青年,逼成了对侵略者绝不手软的战士。

0 阅读:0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