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9-26 14:12:55

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美国7月停止发放出口许可,中国本土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已将旗舰机型C919的交付目标,削减了三分之二。

要知道商飞年初还信心满满,上海两会上副总经理沈波刚放出 2025 年产能 50 架、下线 30 架的目标,3 月供应商大会又把预期拉高到产能 75 架、下线 50 多架,结果禁令一来,这些规划瞬间成了泡影,折算下来相当于从 75 架的目标直接砍到 25 架左右,这落差简直像坐过山车。

根子就出在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上,C919 的 82 家主要供应商里,美国或美资企业足足占了 48 家,几乎半壁江山都攥在别人手里。

最要命的是 LEAP-1C 发动机,这玩意儿是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的合资产品,单台就占整机成本的三成多,C919 从设计之初就选定它,图的就是成熟可靠能拿适航证,可偏偏这核心动力成了被拿捏的软肋。

今年 5 月美国商务部先放风暂停喷气发动机技术出口,明眼人都看出来是冲着它来的,等到 7 月禁令正式落地,不光发动机,霍尼韦尔的飞控系统、导航系统、辅助动力系统,还有雷神旗下柯林斯的航电设备全被卡了壳,这哪是断供,简直是直接拔了飞机的 “心脏”“大脑” 和 “神经”。

飞控系统这东西有多关键?相当于飞机的中枢神经,负责控制起降、巡航姿态,没有它就算机身造得再结实也飞不起来。

霍尼韦尔为 C919 定制的这套系统,光适配测试就花了好几年,国内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能直接替代的产品。

航电设备更不用说,相当于飞机的眼睛和耳朵,柯林斯供应的座舱显示系统、通信导航设备,都是经过全球数千架航班验证的成熟产品,国产替代还在实验室里爬坡,想短期内顶上去根本不现实。

之前 2020 年美国就试过卡通用电气的许可证,后来没敢真下手,这次直接撕破脸,显然是算准了商飞的软肋。

这波断供直接戳中了 C919 的运营命门。2025 年春运刚打了漂亮仗,16 架 C919 投入运营,东航 10 架执飞热门航线,国航、南航各 3 架首次加入,整个春运飞了十七个城市、二十五条航线,运客超 10 万人次,日利用率 8 小时多,航班正常率更是高达 97% 以上。

东航的数据更亮眼,到 5 月 27 日累计飞了 2.8 万小时、1.14 万班,载客超 200 万,这势头本来能让更多 C919 尽快投入航线。

可禁令一来,装配线直接停摆,按照当时的库存,发动机顶多支撑 10 架飞机装配,三大航司等着更新的机队计划全被打乱,那些签了订单的租赁公司也只能干着急。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早预测过,未来 20 年中国得添 9000 架商用飞机,占全球两成多,这大块市场眼看就要被技术卡脖子耽误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依赖不是一天形成的。民机制造本就是全球化产业,波音、空客也靠全球供应链,但人家掌握核心技术和供应链话语权,商飞起步晚,只能先搭别人的架子。

就说航空轮胎,以前 98% 靠进口,被米其林、普利司通这些巨头垄断,直到 2024 年桂林蓝宇、宁夏神州才突破技术,拿到 C919 供应商资质,可发动机、飞控这些更高门槛的领域,国产化还要走更长的路。

中航发的 CJ-1000A 发动机虽然在推进,2025 年 8 月完成了极限测试,巡航油耗比 LEAP-1C 还省 7%,但要到 2025 年底才拿适航证,2030 年才能批量装机,远水解不了近渴。

美国这手确实够狠,明摆着就是用技术垄断掐高端制造的脖子。可他们也没算准自己的损失,通用电气停供一个月,光 C919 的发动机订单就损失上亿,波音那边更倒霉,4 月关税战的时候中国航司直接拒收 737 MAX,好几架飞机又运回美国,只能找印度航司捡漏,股价跟着跌。

所以 7 月初美国又赶紧松口,允许 GE 重启发货,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说白了还是舍不得中国市场这块肥肉。

但经此一闹,商飞也算彻底看清了局势,国产化的步子只能加快,毕竟靠别人的供应永远像悬着一把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现在 C919 的订单已经破千架,国内二期生产线也在推进,只要核心部件能自主可控,这国产大飞机迟早能摆脱被卡脖子的日子。

0 阅读:123

评论列表

假龙

假龙

2
2025-09-26 15:11

919,选用欧美零配件,是给他们一些利益,反而被卡脖子,很快中国就不再采购了,实际上是自己卡自己的脖子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