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

康安说历史 2025-09-27 17:44:35

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能偷中国人的手机。 马德里地铁里常年蹲点的 500 多个职业小偷,早就把目标摸得门清。他们专挑带现金的中国人、日本人和意大利人下手,2019 年一年就偷了上万起。但警方卷宗里有个奇怪的数据,被盗物品里现金占了九成,手机却寥寥无几。有个罗马尼亚籍小偷落网后直言,碰中国人的手机纯属给自己添堵。 这不是小偷突然讲良心,是真的偷了没用。中国手机厂商早把安全防护刻进了系统骨子里。不是简单的密码锁那么简单,而是从芯片层就做了加密处理。 就算小偷得手后立刻关机、扔卡,机主只要在另一台设备上登录账号,远程锁机、抹除数据都是一键操作。三星前年还特意跟英国内政部合作推防盗功能,可这些功能在中国手机上早成了标配,小偷试了几次就发现,破解成本比手机本身还高。 更绝的是中国人带的物理防护。广州有家公司搞出个 C-Safe 磁力锁,13 克重的小东西能把手机和口袋牢牢吸在一起。这玩意儿不用充电,全靠机械结构锁死,没解锁能扛住几十斤的拉力。 不少去欧洲的游客都备着这玩意儿,小偷在地铁里伸手一扯没反应,反而容易暴露自己,自然犯不上较劲。2015 年刘涛在丹麦酒店被偷保险箱,里面现金首饰一扫而空,床头充电的手机却完好无损,大概率就是小偷知道这东西不好惹。 就算真偷到手,销赃也是个大难题。德国的电器超市里全是自动回收机,收手机得先过检测,还得登记身份信息。赃机一放进去,系统立马能识别出被盗记录,警报声能把整条街的保安都引来。 比利时更严,买新手机时就得交回收费,旧手机要么送维修中心翻新、凭购买凭证低价卖,要么送拆解厂提金属,黑市根本不敢收中国手机 —— 一来怕被定位追踪,二来拆解成本比提取的金属价值还高,纯属赔本买卖。 小偷心里有本账,划算的买卖才会做。偷个钱包,里面几百欧元当场就能换烟换酒,风险小收益快。偷手机呢?破解要花钱找高手,销赃要托关系找渠道,万一机主报警,警方顺着定位一抓一个准。 2019 年那不勒斯有伙劫匪跟了个华人游客半小时,最后抢走了他 10 万欧元的名表,从头到尾没碰对方手里的小米手机,就是算透了这笔账。 还有个隐形原因,中国人用手机的习惯太 “黏”。游客走路、吃饭都攥着手机,就算放口袋里也时不时摸一下。 马德里的便衣警察观察过,小偷扒中国人钱包只需两秒,想偷手机得先分散注意力,还没等下手就被发现了。相比之下,偷那些把手机随手放包里的欧洲人,风险要小得多。 说白了,这不是小偷讲规矩,是中国的技术防护和欧洲的监管体系,硬生生把偷手机变成了赔本买卖。中国人带现金的习惯让钱包成了目标,但手机上的层层防护 —— 从系统加密到物理锁具,再到机主的警惕性,又让小偷望而却步。 那些常年在欧洲街头游荡的老扒手,早就把 “不碰中国手机” 刻进了生存法则里。他们图的是快钱,不是给自己找罪受。这所谓的 “共识” 背后,说到底还是技术硬气才有的底气,跟小偷的 “良心发现” 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0 阅读:162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