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 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 9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将对乌军中不存在短缺的武器实行受控出口,直到战争结束。他说会先保证自家军队够用,国内产量充足的武器,剩下的才能卖,出口全程会盯着。(央视新闻) 战争打的就是真金白银,乌克兰这把“武器出口”牌打得惊险又精妙。泽连斯基直接摊牌——咱们有些武器多到仓库塞不下了。开战以来乌克兰军工产能猛增35倍,国产装备占比飙到60%,海军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这类装备,生产线停不下来可前线消耗跟不上,与其让先进装备在仓库生锈,不如换成资金反哺战争机器。 西方援助的套路越来越深,乌克兰官员忍不住吐槽:送来的装备不少是老旧型号甚至“废铁”。国际战略研究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交付的装备里,2000年前生产的武器占比惊人,20%的装备到手就趴窝。这逼得乌克兰自己硬气起来,泽连斯基摆出1200亿美元的年度战争预算,放话要自己解决一半。 武器出口成了救命稻草,可这步棋走得如履薄冰。乌克兰眼下瞄准欧洲、美国和中东市场,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还悄悄敲定了非洲国家的初步协议。但全球军火市场早被土耳其、以色列这些老玩家瓜分殆尽,乌克兰的苏系改良装备要想突围,得靠实战口碑杀出血路。 美国总统特使都承认,乌克兰无人机技术在某些领域已超越美国。这种战场验证过的装备自然成了出口王牌。但隐患也藏在光环里——25家全球企业参与的“国防城”项目虽热闹,可12家主要军工厂中仍有5家因原材料短缺产能不足50%,关键无人机零部件库存仅够支撑三个月。 泽连斯基搭建的三大出口平台透着政治智慧,武器只卖给“真正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这哪是单纯军贸,分明是把武器当外交货币,把道义支持变成利益捆绑。不过风险暗涌,边境管控薄弱可能让装备流入黑市,技术泄露更是致命隐患。 这场“以战养战”的豪赌,赌的是乌克兰能否从“棋子”变身“玩家”。现在乌军近60%装备国产化,产能剩余转化成外汇,再反哺无人机生产线,形成残酷而精妙的战争经济学循环。可是财政缺口高达1200亿美元,武器出口的零头能填上多少? 乌克兰正用军火商的逻辑改写生存剧本,每个武器订单都是射向财政困局的子弹。当和平国家谈论GDP增长时,战争中的乌克兰正在计算弹药库存与外汇收入的危险等式。这场豪赌的结果,或许将重塑未来十年的东欧地缘政治格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决裂了!欧盟后院起火了!泽连斯基这次真玩大了!当地时间26日,乌克兰正式宣
【3评论】【12点赞】
鱼水情哥
战场上失势,舆论场造势,阿Q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