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爷爷那辈人攒钱,是为了盖房、娶媳妇、供孩子读书,那时候钱真能换东西。 可今天,你省吃俭用存下的十万块,放在银行五年,连小区门口一碗面都多买不起几碗。 不是你不够节俭,是货币在悄悄蒸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会骗人:1990年的十万块,今天买不起北京一平米房子。 不是房价涨得太离谱,是纸币的“含金量”被时间一点点抽干了。 我们总以为现金安全,是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可你摸到的,不过是一张印着数字的纸,背后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信用透支。 全球看,德国、津巴布韦、委内瑞拉,哪个不是曾经“现金为王”? 结果呢? 钱包鼓了,面包贵了,工资追不上物价,最后连买菜都要扛一麻袋钞票。 这不是极端案例,是货币规律的必然——当政府能无限印钞,钱就不再是财富,而是一种债务的凭证。 再看真正的富人,巴菲特、钟睒睒,谁靠存银行发财? 他们手里握的是能自己生钱的东西:企业、股权、品牌。 你存一万块,一年利息几十块;你买一家小公司1%的股份,它每年赚一百万,你就能分一万。 这不是投机,是资源配置的差别。 我们被教育要“攒钱”,却没人告诉你:钱不生钱,只会被通胀吃掉。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你账户里的数字,是你能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你手里的房子、专利、客户网络、技能体系。 这些才是你真正的“硬通货”。 别再把安全感寄托在银行卡余额上。 真正的安全感,是你离开工作还能活,是你不用靠工资吃饭,是因为你拥有能持续产出的东西。 现金是水,资产是井。 水会干,井能挖深。
你爷爷那辈人攒钱,是为了盖房、娶媳妇、供孩子读书,那时候钱真能换东西。 可今天,
寒鸦栖复惊
2025-09-28 20:53:22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