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拍摄于上海博物馆漆器特展
常州博物馆的南宋剔犀如意纹执镜盒。以下是它的详细介绍:
• 基本信息:1976年出土于常州市武进村前南宋家族墓,木胎,直径15.4厘米,长27厘米,高3.2厘米。
• 工艺特点:采用剔犀工艺,以褐色漆为地,黑面,由朱、黄、黑三色漆交替髹涂而成,朱色漆较淡。盒面、柄部及周缘剔刻云纹图案八组,堆漆肥厚致密,运刀圆润,藏锋回旋,在刀口的剖面可见三色更迭的色层,与犀牛角横断面的肌理效果相似。
• 修复情况:出土时,大部分雕漆已脱落,仅剩左下及执柄、周缘约保存五分之一。后经上海博物馆漆器修复大师吴福宝先生脱水处理并修复完整。
• 文物价值:宋代剔犀漆器较为少见,此件执镜盒体量较大,漆层肥厚,线条曲折对称,充满和谐的韵律之美,是宋代剔犀漆器的代表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