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真是缺乏远见,在云南待了那么久,手握十多万精兵,这时候如果南下东南亚,攻下

陶陶讲史 2025-10-02 22:30:00

吴三桂真是缺乏远见,在云南待了那么久,手握十多万精兵,这时候如果南下东南亚,攻下泰国、老挝、越南等地,45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半个中国,不用和康熙硬碰硬,还可能获得康熙的支持,民族英雄的称号肯定是跑不了的。

吴三桂在云南经营多年,手里的十多万精兵可不是虚数,这支部队里有三万多能征善战的骑兵,还有七万多配备了火器的步兵,云南本地的铜矿又能源源不断提供铸炮原料,光是铸造的红衣大炮就有上百门,这装备在当时亚洲都是顶尖水平。

再看东南亚那片地方,4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本没有能和他抗衡的力量。

当时的泰国还是大城王朝,全国能凑出的正规军不过两万多人,武器大多是冷兵器,少量火器还是从葡萄牙人手里买的旧货,根本没法和吴三桂的部队比。

越南正处在后黎朝和莫朝的内战中,两边加起来兵力倒是有十几万,但各自为战还互相拆台,吴三桂要是率军南下,说不定能借他们的矛盾各个击破。

老挝更是连统一的政权都没有,分散的部落武装加起来都不到一万人,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状态。

再看看历史上的例子,元朝当年打安南,第一次派了五千兵加两千多战船,没打下来,第二次派了九万大军还是失败了,关键问题就是补给线太长,从江浙出发走海路到安南,粮草要运好几个月,士兵到了当地还水土不服,十个人里就得病倒三四个。

但吴三桂不一样,云南和东南亚山水相连,从普洱出发到越南北部不过几百里路,粮草从云南府运过去最多十天就能到,他的士兵常年在云南驻守,早就适应了南方的湿热气候,根本不会像元军那样闹疫病。

而且元朝当年没有稳固的后方,吴三桂在云南经营了十几年,府库充盈,光存粮就够十万人吃三年,完全不用愁后勤。

更重要的是,康熙当时根本没心思和吴三桂硬碰硬。1673年吴三桂起兵的时候,康熙才二十岁,刚除掉鳌拜没几年,朝堂上还有一堆老臣不服他,西北的噶尔丹又在蠢蠢欲动,台湾的郑经也在东南沿海骚扰,清朝的兵力早就被拆解得七零八落。

要是吴三桂当时不往北打,反而上表给康熙,说要替朝廷开拓南疆,把东南亚那些“蛮夷之地”纳入版图,康熙说不定真会举双手支持。

清朝历来就看重藩属国体系,乾隆时期光是藩属国就有六十多个,朝廷讲究“厚往薄来”,只要藩属国称臣纳贡,给的赏赐比贡品还多。

吴三桂要是打下东南亚,让那些地方年年朝贡,康熙脸上有光,自然会把他当成开拓疆土的功臣。

再看当时东南亚的殖民势力,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41年才刚拿下马六甲,手里的兵力不过几千人,还得靠雇佣当地土著打仗,他们的优势在海上,陆地上根本不是吴三桂的对手。

吴三桂要是南下,先拿下越南,再顺着湄公河往泰国打,荷兰人顶多在海上看看热闹,根本不敢上岸阻拦。

而且当地的土著部落早就受够了荷兰人的盘剥,吴三桂只要许给他们好处,说打跑外人后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的地盘,肯定能招来不少帮手,就像当年荷兰人拉拢马来人对付葡萄牙人一样,不过这次吴三桂的实力更强,胜算只会更大。

要是真这么干了,吴三桂根本不用和康熙刀兵相见,反而能借着开拓南疆的功劳巩固地位。打下的4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就算名义上归顺清朝做藩属,实际控制权还在他手里,比困在云南那一小块地方强多了。

康熙后来平定三藩花了八年时间,死伤几十万人,要是吴三桂南下,这八年里早就把东南亚打理得服服帖帖,到时候带着海外的财富和兵力回来,康熙说不定还得封他个更高的爵位。

而且历史上凡是开拓疆土的人都容易被当成民族英雄,就像后来乾隆平定新疆一样,吴三桂要是能把东南亚纳入华夏版图的影响范围,后世史书里肯定得给他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哪还会有后来的骂名。

可惜吴三桂当时一门心思要和康熙争天下,没看清南下这条更稳妥的路,白白浪费了手里的好牌。

0 阅读:78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