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大工程现场管理:9个核心环节,少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前两期和大家梳理了危大工

雪巧的职场 2025-10-03 10:26:45

危大工程现场管理:9个核心环节,少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前两期和大家梳理了危大工程的基础概念与专项方案要点,今天咱们聚焦现场实施——这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每个环节都不能含糊。作为常年跑工程现场的安全博主,很清楚只要把这些关键动作落地,就能有效规避大部分风险,咱们逐一拆解。 一、风险预警:先做危险源标识 危大工程的核心风险是可能引发群死群伤或重大经济损失,所以第一步必须把风险“可视化”。在深基坑、高支模等关键部位设置醒目警示标识,让所有现场人员一眼识别风险区域,从源头减少因不知情导致的违规操作。 二、责任落地:执行双重交底 专项方案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必须通过两层交底传递到一线: 1. 先由方案编制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管理人员讲清方案逻辑、风险点和管控要求,确保管理者先“吃透”方案; 2. 再由现场管理人员向作业人员做安全技术交底,细化操作步骤和应急措施,最后需交底人、作业人、专职安全员三方签字,避免责任“悬空”。 三、方案管控:变更必走流程 现场施工绝不能“随心所欲”改方案: 1. 正常情况下,必须严格按已审批的专项方案施工,任何环节都不能擅自调整; 2. 若因地质、设计等原因确需变更,修改后的方案要重新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审核论证,涉及资金或工期的,需与建设单位协商调整后再实施。 四、现场监督:履职不能缺位 关键人员和监测动作必须到位: 1.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在危大工程施工期间,需全程在岗履职,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2. 专职安全员要实时监督方案执行,发现违规施工立即要求整改,并同步报告项目负责人; 3. 按要求开展施工监测和安全巡视,比如深基坑作业可借助智能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土方位移、建筑隆起等数据,遇紧急情况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撤离。 五、监理把关:专项巡检要较真 监理单位不能只“走过场”,要主动扛起监督责任: 1. 先依据专项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再针对性开展过程巡视检查; 2. 发现不按方案施工的,立即要求整改;情节严重的,必须叫停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 3. 若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工,需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和当地住建部门,守住安全底线。 六、专业监测:第三方数据托底 需第三方监测的危大工程,建设单位要委托有勘察资质的单位: 1. 监测单位先编制监测方案,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盖公章,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才能实施; 2. 监测过程中及时报送成果,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立即通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四方,由建设单位组织紧急处置。 七、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危大工程完工后,验收环节不能省: 1. 由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组织验收,合格后需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2. 在现场明显位置设置验收标识牌,让所有人员知晓该环节已通过安全核验,方可开展后续施工。 八、险情处置:应急不能等 施工中若出现险情或事故: 1. 施工单位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措施,比如疏散人员、切断风险源,绝不能拖延; 2. 同步报告工程所在地住建部门,配合组织抢险,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九、档案留存:全程可追溯 施工和监理单位都要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档案: 1. 施工单位档案需包含专项方案及审核、论证、交底、检查、验收、整改等资料; 2. 监理单位档案需包含监理实施细则、方案审查、巡视记录、验收及整改资料,审核后统一归档,方便后续追溯。 这些都是危大工程现场管理的硬性要求,少一个环节都可能埋下隐患。如果你在现场管理中有过实操经验,或者遇到过棘手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别忘了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后续会持续更新工程安全的实用干货。

0 阅读:0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