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八大
生活误区
“老”,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很正常。很多老人家注意生活细节,也很正常,毕竟总是要维护更好的生活质量。不过,《中国中医药报》透露,不少老人存在对生活的理解误区,有时候不但没有强身健体,反而损害了身体。
第一,不服老。
有些老人,总觉得自己身体没问题,老当益壮。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打球等,天天坚持。不量力而行,会吃苦头。
第二,太节俭。
节俭是美德,但太节俭,剩菜、剩饭甚至发霉的食物都舍不得扔掉,那就不利于身体。
第三,零油盐。
油盐过重,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所以一些“健康意识强”的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这也不对。过度限盐会水肿,不摄入食用油会缺乏营养。
第四,狂进补。
有些老人不惜高价,购买西洋参、人参、灵芝孢子粉等滋补品,并大量食用。但这其实是不对的。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如果不分体质和症状乱吃补品,反而会损害健康。
第五,狂补钙。
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量服用钙剂。其实,如果摄入的钙质远超身体需要,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发疾病。
第六,不补牙。
很多老人觉得,年纪大了,不必补牙,浪费时间和金钱。其实,牙齿缺失直接导致很多问题,咀嚼功能下降,胃肠负担加大,无法摄取足够营养。
第七,冲血管。
初春、入秋为了预防中风,不少老年人选择在初春、入秋输液。认为能冲掉血管中的血脂,预防血栓形成。
其实,短期输液不能预防中风,也不可能“冲掉”血脂,只是一个心理安慰。
第八,早晨练。
一些中老年人睡眠不好,早起是常态,会在早上六点之前就起来运动。其实,晨练不宜早于6点。因为此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彻底进行,空气中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老年人习惯的生活有多少误区?老人八大生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