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视费有多离谱?没电视也得交,拒缴还坐牢,连信息都被泄露! 在德国留学的李琳收到第一张广播电视费账单时愣住了,她连电视机都没买,却要为从未使用过的公共服务每月支付18.36欧元。 如果持续拒缴,可能面临最高4个月的监禁。这种被称为"GEZ费"的强制征收制度,正在德国社会引发持续百年的争议。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从1923年收音机时代延续至今的广播电视费,已成为德国最顽固的"制度化石"。 最初仅针对收音机用户征收,随着科技发展逐渐覆盖电视、电脑等设备。 2013年改革后彻底转变为按户征收模式,每个家庭无论是否拥有接收设备,都必须按月缴纳18.36欧元(约合人民币145元)。 这项收费每年为德国公共广播联盟带来约80亿欧元收入,足以支撑包括ARD、ZDF在内的9家公共媒体机构运营。 在慕尼黑大学生公寓,学生们经常互相提醒"查房时藏好笔记本电脑"。 收费机构曾雇佣稽查员突击检查,只要在开门瞬间发现房内有电脑、平板等设备就会强制登记。如今这套人工稽查已被自动化系统替代,只要在市政完成居住登记,缴费通知单就会自动寄达。 甚至连宠物狗都曾收到催缴信件的荒唐案例,暴露出其"宁可错杀三千"的征收逻辑。 科隆市民汉斯·穆勒的案例成为抗议者的标志,这位53岁的机械师因连续三年拒缴费被判监禁4个月。 他在法庭上坚称:"我从不看电视,为什么要把工资交给那些带着偏见的节目?" 类似案例在德国各州时有发生。虽然宪法法院多次裁定该制度合法,但民调显示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废除或改革。 缴纳费用的民众获得的服务却令人失望。 基础套餐仅包含十几个频道,想要观看体育赛事或影视剧集需要额外付费。这种现状导致德国成为欧洲盗播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许多年轻人宁愿通过中国央视的转播观看足球赛,即使听不懂中文解说也要规避昂贵的本地收费频道。 支持者认为,这笔资金是德国媒体独立的重要保障。海德堡大学传媒学教授沃尔夫冈·舒尔茨指出:"当媒体不再依赖广告商,才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2022年德国公共广播联盟高层管理人员年薪普遍超过30万欧元,远超德国平均收入水平。这笔本该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正滋养着庞大的媒体官僚体系。 如果类似制度引入中国,您认为能保障媒体独立性吗?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一位德国大润子发现德国“每个鸡蛋都盖章”,激动地发到中国社交媒体吹德国人的严谨,
【90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