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高层下定决心斩断“裙带关系”的恶性循环!越南最高领导人近日表示,本届省、市将

纸短情长啊 2025-10-03 23:55:29

越共高层下定决心斩断“裙带关系”的恶性循环!越南最高领导人近日表示,本届省、市将不再由本地人担任省、市委书记,并将持续推广至其他职位。在此背景下,越南此次省级合并中公布的34名省市书记中,有27名非本地人,占比近80%,这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趋势。 说起越南的行政改革,这次动静可不小,直接把全国的省、市单位从原来的63个砍到34个,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觉得是大动作。越南共产党高层,尤其是总书记苏林,直接点明要从根上堵住那些靠亲戚朋友拉关系上位的路子。过去几年,越南经济飞速发展,吸引了不少外资,但内部管理上总有那么些老毛病,比如地方上的人事安排,老是本地人把持大权,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办事效率低,还容易滋生小圈子。苏林上台后,就把这当成重点抓手,他公开表态,新一届的省、市委书记一律不许本地人干,这不光是针对书记,还打算一步步推到其他职位上去。听起来简单,但落实起来得花大力气,因为这触动了很多人既得利益。 越南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权力很大,但63个省、市分散了资源,也拉长了管理链条。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班子,书记往往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干部,他们熟悉地头蛇,但也容易形成“山头”,人事上偏向亲信,项目上护着自家地盘。结果呢?全国到处是小行政单位,审批手续繁琐,企业投资得跑好几趟腿,普通老百姓办个证件也得等好几天。苏林团队一看,这不利于长远发展,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当下,越南想当制造业中心,就得瘦身提速。2025年4月,越共中央委员会第十三届第十一次全会通过了第60号决议,明确把省级单位调整到34个,包括28个省和6个直辖市。这决议一出,全国上下就开始忙活合并方案,边界重划、机构精简,全都得跟上。 合并的具体过程挺有讲究,不是乱砍一气。国会6月12日正式通过决议,要求从7月1日起新单位就得运转起来。23个新单位是合并出来的,剩下的11个像河内、胡志明市、岘港这些大城市保持不变。乡一级也跟着调整,从原来的上万个公社缩减60%到70%,直接取消了县级层级,变成省-乡两级模式。这么一改,预计2026到2030年能省下190万亿越南盾,折合人民币50亿多,主要省在人员和办公开支上。公务员队伍直接瘦了25万人,其中13万是正式在编的,12万是乡级兼职。内务部部长範氏清茶说,这波改革会让约8万公务员提前退休或转岗,中央机构也裁了2万多人。搁在越南这人口刚破亿的国家,这数字不小,但高层觉得值,因为它能让政府更精干,钱花在刀刃上。 人事安排是这次改革的灵魂,苏林特别强调,非本地书记的比例要高,这27名外来书记占了近八成,就体现了这点。为什么非本地人?因为本地干部容易被旧关系网绑住,决策时顾着面子工程,忽略大局。外来书记新鲜血液,能带来跨区域经验,推动资源整合。比如,合并后的新单位,书记从外省调来,第一件事就是打破旧有派系,统一规划发展。像胡志明市周边几个区合并成超级城市,书记得统筹金融、物流和制造业,这时候本地思维就容易卡壳。苏林在公开讲话里直说,这么干是为了斩断裙带链条,让选拔靠能力说话。过去,越南有不少案例,干部靠家族背景上位,结果能力跟不上,项目烂尾,民众怨声载道。现在,高层下死手,书记名单一公布,27个外来者就占主流,这信号很清楚:关系网不管用了,实绩才管用。 这改革不光是内部事儿,对经济影响也大。越南这些年GDP年均增长6%以上,靠的就是外资拉动,像三星、英特尔这些巨头都砸重金建厂。但地方碎片化,让投资环境变差,企业得应付不同省的规矩。合并后,34个大单位规模更大,基础设施投资更集中,比如北部几个省合并,能统一修高铁和港口,吸引更多高科技产业。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越南行政效率每提升1%,GDP就能多增0.5%。苏林团队算过这笔账,改革后,审批时间能砍一半,办事成本降20%。老百姓也受益,乡级公社直接对接省里,办证不用层层转,疫情期间那种官僚拖沓的毛病有望少见。

0 阅读:96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