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国家买052D? 如果只是看造价,052D算是同级战舰里非常划算的,单舰价格大约3.5亿到4.5亿美元。 这个价钱,比起某些国家同排水量的舰艇便宜不少,在这之前,许多网友觉得中国的军舰出口有先天成本优势,别人造得贵,中国技术又进步快,为啥没人抢着要? 这里就涉及到“买得起不等于用得起”这个关键问题,造价只是起点,真正要操心的,是后面每年使用的巨额运维费用。 052D属于技术高度集成的现代化大型作战平台,不光是船体厉害,舰上的雷达、导弹、动力系统都是高端配置。 这样的“狠货”,一年的使用和维护成本都不低,光是燃料、例行保养、核心设备维护、导弹和弹药的补给,就够一个小国头疼。 装备操作需要大量训练时间和人员,离不开严格的体系化人才保障,不少国家的海军官兵原本驾驭的是近海巡逻艇,忽然换到先进驱逐舰,现有训练体系和技术力量会很吃力。 高端装备买回去之后,发现没有合适的技术队伍捣腾,养护和升级都需要依赖供应国,如果后续服务和备件跟不上,大舰反而成为摆设。 中国之所以能低价制造,背后是完整舰船工业体系和强大供应链的支撑。 一个国家要接受052D,光是舰艇本身还不够,得一并建立相应的维修保养渠道,备件保障,武器弹药储备,全套训练和指挥体系。 并不是随便买来一艘大舰,就能直接提升战斗力,不少有意向采购大舰的国家,在细致评估搭配体系的负担、长期预算、升级换代、后勤支撑能力之后,发现自己还差得远。 这类国家海军大多以轻型护卫舰为主,后勤体系也偏简单,如果为了052D搭建全新高端平台,等于重头换血,风险极高。 052D的所有主要武器和指控系统,都是中国自主研制,当一个国家引进这种高配舰艇,其实在运维、零部件、升级扩展等各方面都会高度依赖中方。 遇到特殊时期或外交变化,舰艇难以实现独立保障,对那些国防工业不发达、技术保障能力不强的买家来说,未来的持续投入和配套供应,压力极大。 过去也有一些例子,一些国家引进大舰装备,因配套建设跟不上,舰艇开支反倒成了负担,最后影响了整体战斗力。 像052D这种高端大型舰艇,本质上属于战略装备,一旦购入会被认为是军事能力大升级,很容易引发周边局势的微妙变化。 有些本身经济能力足够的买家,也会担心引进052D会被邻国或其他势力解读为站队,导致外部压力或者联合遏制。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局势并不平稳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即使动过心思,最后也更趋谨慎。 实际选择时,反而会更多采购成本低、用途广、后勤易保证的小型战舰或装备。 中国052D驱逐舰的出口遇冷,是自身定位和全盘养护体系、高端装备难以大众化、国际环境复杂等多套因素共同决定的。 中国拥有批量自用这种级别战舰,已经是工业和军力的象征,但放到国际市场,绝大多数国家还是与其“远观而不可及”。 这并不是技术、价格等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全球高端武器市场规则下,各国根据自身实际作出的清醒选择。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探访贵阳舰」052D型驱逐舰:带刀护卫和中华神盾》——中国日报网
中国已向美国发出“对等部署”最后通牒:美军一天不撤出第一岛链,解放军的舰队,就将
【21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