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歼20都造出来了,却造不出美国阿帕奇这种直升机?说实在话,阿帕奇直升机自问世以来,稳坐全球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头把交椅,但中国的歼-20一出场,其他战机都得靠边站站。 阿帕奇那身 “钢筋铁骨” 里藏着的门道,比歼 20 的隐身涂层还磨人。就说它的主减速器,能扛住 12.7 毫米子弹扫射不说,就算润滑油漏光了还能硬撑 60 分钟,这玩意儿里的齿轮精度得控制在 0.001 毫米以内,比头发丝还细。 阿帕奇刚服役时用的 T700 涡轴发动机就有 1600 多马力,后来升级到 T901 更是直奔 3000 马力,硬生生把 5 吨重的机身变成能扛 10 吨弹药的 “空中坦克”。而中国早期给直 - 10 配的涡轴 - 9,功率才 957 千瓦,换算过来也就 1280 马力,差了一大截。 军迷圈都知道直 - 10 刚出来时的小插曲:本来想装进口发动机,结果被人卡了脖子,只能硬着头皮用涡轴 - 9,逼得设计师把装甲都削薄了才勉强达标,这哪是造不出,是当年的 “心脏” 实在不给力。 再说说需求和优先级的事儿,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头顶一直悬着 “制空权” 的大问题,人家的战机都快飞到家门口了,自然得优先攥紧歼 20 这种能 “把门守住” 的家伙。 美国当年急着搞阿帕奇,是为了对付苏联的坦克集群,毕竟冷战时欧洲平原上的铁甲洪流能把人吓出冷汗。可中国早年的国防重点是国土防空,对付地面目标有火箭炮、坦克就够用,对重型武直的需求没那么迫切,发展节奏自然慢半拍。 还有工业基础的老问题,这玩意儿真不是靠砸钱就能立马补上的。美国的直升机工业从二战后就没断过档,贝尔、西科斯基这些厂子几十年里造了上万架直升机,技术经验都是靠实打实的装机量堆出来的。 中国直升机工业起步晚,早年靠仿制苏联的直 - 5 起家,中间还受了不少技术封锁,连旋翼用的复合材料都得自己一点点试。歼 20 能搞成,是集中资源攻下来的 “单点突破”,但直升机这种要在低空玩 “极限操作” 的装备,需要发动机、传动、旋翼等一堆子系统都跟上。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再喊 “中国造不出重型武直” 可就过时了。这两年珠海航展上,直 - 21 重型武直一亮相就把人惊着了,装的涡轴 - 10 发动机直接干到 1600 千瓦,比阿帕奇的 T700 还猛。 其实懂行的都知道,这不是 “能不能造” 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造、怎么造” 的问题。中国航空工业向来是 “按需出牌”,当年急着要制空权,就先把歼 20 搞出来;现在陆航需要重型火力支援,直 - 21 立马跟上。 而且咱们还不跟在阿帕奇后面抄作业,直接搞了 “武直 + 无人机” 的新玩法,成本比阿帕奇低得多,打击效率反而更高。就像当年没人想到歼 20 能用上 DSI 进气道一样,现在也没人敢说中国武直不会弯道超车。 再过几年回头看,说不定阿帕奇都得反过来学咱们的玩法,这可不是吹牛皮,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摆在那。
🐼有人说这次阅兵中我们的轰炸机轰6N不够惊艳,没有看到我们期待已久的轰20
【7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