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加拿大还能在舒适区停留多久?】 10月3日,《环球邮报》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话题:尽管加拿大的行政体系仍在按和平时期的规则运作——缓慢、充满惯性且未能适应新的威胁——但加拿大将如何增加其国防开支。 长期以来,得益于北约成员国身份和美国的强大军力,渥太华政府一直处于战略舒适区,这使得国防领域的改革被一再推迟。采购过程耗时数年,决策时需考虑政治风险,且重点被放在“人道主义”和维和行动上。然而,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总理马克·卡尼宣布了增加国防预算的计划,这引发了一个合理的问题:加拿大能够多有效地分配这些资金? 文章称,加拿大的国防工业依然实力雄厚:2022年,其收入达143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出口。然而,即便是在该领域进行一项基础分析,也需要经过大量的审批协调。准备一份报告就花费了两年时间,包括数据收集、咨询和最终排版。这清晰地揭示了当前形势与体系反应之间的脱节。 文章认为,这种对比在乌克兰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尖锐:在全面战争期间,乌克兰采用的是“前线—反馈—改进”的模式。例如,无人机在作战过程中进行升级,仅需数周即可投入使用。乌克兰如同一个动员型经济体,速度和即兴发挥成为关乎生存的问题。而加拿大则依然固守“缓慢的和平”模式。 这正是核心问题所在。关键不仅在于拨款的数额,更在于体系能否快速响应。如果不进行变革,这些资金可能会再次“掉进”惯常的模式中——长期合同、固定的供应商和过时的项目。 文章指出,自二战结束以来西方所感受到的战略自信已不再合时宜。世界变得不那么可预测,且侵略性显著增强。对加拿大而言,这意味着要从相对平静的状态,转变为一个行动迟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新环境。 渥太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它是否准备好放弃舒适区,并重新审视其模式,还是宁愿选择停留在舒适的错觉中,直到挑战近在咫尺。
多亏了贸易战,让那么多假盟友“原形毕露”!美国一施压,欧洲扛不住了,非洲收了中国
【41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