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张治中去世后,周总理找到其子女:毛主席让我问你们两件事。 张治中189

混沌于浮云 2025-10-06 13:49:37

1969年张治中去世后,周总理找到其子女:毛主席让我问你们两件事。 张治中1890年生在安徽巢县,家里穷,从小就琢磨军事。1913年进保定军校,毕业后混进滇军当连长,后来转桂军升营长。那时候军阀乱战,他到处奔波,运气好没栽跟头。1924年进黄埔军校第三期,当入伍生军官团长,负责训新兵。这时候他跟周恩来搭上线,周恩来是政治部副主任,两人常聊军政,张治中对共产党点子感兴趣,想入党但国民党不让,就这么搁下了。 国共分裂后,1927年蒋介石清党,张治中看不下去,退到陆军大学教书,讲战术课。抗日打响,1937年他回战场,指挥淞沪会战,部队在上海死扛日军。战后国共又紧绷,1945年重庆谈判,蒋介石让他从延安接毛泽东。他飞过去,安排车队护送,一路稳稳当当。到重庆,把自家公馆让给毛泽东住,还参与谈双十协定。国民党后来变卦,他劝蒋介石也没用,但一直推和平。 1946年张治中去新疆当省主席,那边乱,他放了131个关着的共产党员,还送他们回延安。1949年新疆解放,他发电报劝陶峙岳和包尔汉起义,没让打起来。新中国成立,他留在北平,进民革当副主席,当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干统战活儿,推动国民党旧人转行。他这人,在国民党高层没打过共产党仗,大家叫他和平将军。 张治中跟周恩来交情从黄埔开始,周恩来结婚他还去喝喜酒。后来重庆新疆的事,周恩来总找他商量,他给主意靠谱。毛泽东也信他,三次去延安都他牵线,毛泽东说他三到延安好朋友。这些加起来,让他新中国站住脚,没像其他国民党人遭罪。他一生没反共内战,蒋介石对他有恩,但他选了大陆,觉得对国家好。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在北京医院去世,79岁。临终他还惦记国家事,托人带话给周恩来注意身体。周恩来难过,毛泽东忙政务,让周恩来代表去告别仪式。周恩来去后,专找子女聊,说毛主席让他问两件事。第一件是张治中从国民党带过来的机密文件,怎么处理,在哪。这些文件有国民党内部资料,对了解历史情报有用,得确认没漏。 第二件事是子女生活有没困难,需要帮忙不。那时候环境复杂,家属转过来生活得调整,中央得确保稳当。这两件事简单,但深意大,体现对老朋友照顾,也示共产党对起义人员宽容。张治中子女回话说,文件早交给中央了,生活自己行,不用帮。周恩来听了,握手说有事随时找。 张治中在国民党爬高位,蒋介石重用他,但他没参反共战。蒋介石下野后,他当和谈代表,蒋不签,谈崩了。他看国民党没前途,留在大陆,帮和平解放。新疆劝起义,避免西北流血,对稳定有功。新中国后,他干统战,推动国民党人转型。毛主席问文件,不是随便,确认妥善,避免隐患。周恩来问生活,是老交情延续。 张治中早年黄埔接触共产党理念,没入党但影响大。抗日推国共合作,守统一战线。战后奔走和平,防内战扩。新疆直接帮共产党接西北。他跟蒋介石关系纠结,蒋重用他,最后他留大陆,蒋肯定不爽,但他没悔,为国家计。这次周恩来问话,是毛主席认可他贡献。他不是共产党人,但和平作用大,尤其解放上。 张治中子女回周恩来后,继续过日子,中央给必要支持。周恩来1975年走前,交代人继续照顾张家。这关切传几年,子女没特殊待遇,正常上班。中央政策让起义人员家属稳当,他们融入社会。张治中一生从军校到统战,贡献实打实,历史记他推动和平的一笔。

0 阅读:184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