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要大力发展高铁,它的耗能成本太让人意外了。一辆高铁载有500人,时速300

凡之谈世界 2025-10-06 20:06:56

怪不得要大力发展高铁,它的耗能成本太让人意外了。一辆高铁载有500人,时速300公里的时候,一个小时的耗电量9000度左右,平均每个人18度。 就拿最常见的飞机比一比,波音 737 这种常见客机载 180 人,飞 900 公里大概要耗多少能?折算成电力的话,人均得超过 120 度,高铁跑同样的距离,人均才 18 度,足足是飞机的 1/7。 再看大客车,就算是满载的长途大巴,人均百公里能耗也得是高铁的两倍,要是遇到堵车,发动机空转着烧油,能耗还得往上飙。 私家车就更不用说了,一辆车坐 2 个人算不错的,百公里耗电最少也得 14 度,人均就是 7 度,这还没算上堵车浪费的电,要是只坐 1 个人,人均能耗直接翻番,比高铁高多了。 国家铁路集团有明确数据,高铁人均百公里能耗就是飞机的 18%、大客车的 50%,这可不是随口说的,是实际运营测出来的。 很多人觉得高铁速度快就该费电,可实际上高铁的节能全靠实打实的技术抠出来的。就说车头造型,复兴号那种流线型设计不是为了好看,是真能减少风阻,比老款火车风阻低了 12% 还多,跑起来阻力小了,自然就省电。 车身用的材料也有讲究,铝合金、碳纤维这些轻材料比钢铁轻一半,CR450 动车组用了碳纤维后整车减重 10%,“体重” 轻了,拉动它需要的电力自然就少。 更聪明的是刹车的时候,普通火车刹车能量都变成热量浪费了,高铁的电机能瞬间变成发电机,把动能转回电网,长下坡的时候回收效率能超过 75%,相当于跑着就能 “充电”,这部分电根本不用额外消耗。 再把 18 度电放到生活里比比,就知道多实在了。家里的冰箱一天也就耗 0.5 度电,18 度电能让冰箱转上一个多月;电水壶烧一壶水大概 0.1 度,18 度电能烧 180 壶水。 平时出门坐高铁两三个小时,人均耗电也就三四十度,这点电对家庭来说不算啥,可换来的是 300 公里时速的赶路效率,比开车省时间,比坐飞机少折腾,性价比其实特别高。 而且现在的高铁还在不断升级,复兴号 CR400AF-Z 比几年前的老款又省了不少,时速 350 公里时人均百公里能耗才 3.3 度,比早期车型下降了 7.9%,往返一趟京沪就能省 4000 多度电,要是全国的高铁都算上,一年能省多少电可想而知。 有人可能没注意,高铁用的电早就不是全靠烧煤了。现在咱们国家的电力里,水电、风电、太阳能这些清洁能源占比越来越高,高铁用的电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跟着涨。 飞机烧的航空煤油、汽车烧的汽油,烧完就排污染,高铁用电就算是火电,集中处理污染也比千万辆车各自排放要干净得多。 就像青藏高原的复兴号,用的柴油机都做了节能设计,在 4000 米海拔的地方,燃油消耗率比老机车降低了 4.7%,既适应了高原环境,又没多费能。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高铁的能耗稳定,不会像汽车那样受路况影响。高速上一堵车,汽车发动机空转半小时,油全白烧了,能耗直接翻倍。 高铁走专用轨道,从来没有堵车这回事,出发、运行、到站都按点来,每一度电都用在拉着人往前走,没有一点浪费。 车站也在做节能文章,杭州西站屋顶铺了辐射制冷膜,就像给建筑穿了件 “降温衣”,空调系统能省 35% 到 45% 的电,整个出行链条都在抠节能。 可能有人记得以前说高铁 “一公里耗一万度电”,那纯粹是搞错了概念,把每小时的牵引功率当成了每公里能耗。实际数据摆在这,复兴号 CR400BF 时速 350 公里跑着,每公里耗电才 21.1 度,换算成人均百公里也就 3.8 度,比很多家电的待机能耗都划算。 而且高铁越新越节能,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再到智能动车组,每一代都在降能耗,现在已经形成了从 160 公里到 350 公里时速的系列车型,不管是平原还是高原,都有对应的节能车型能用。 再说说实际体验里的节能细节,复兴号车厢里的照明全是 LED 灯,比普通灯泡省不少电,空调是变频的,能耗直接降 10%,连洗手池的废水都能回收冲马桶,节水 17% 以上,这些看似小的改动,积少成多就是巨大的节能效果。 还有那个列车控制系统,能让京沪高铁的列车 4 分钟就发一趟车,运能提上去了,每趟车的能耗分摊下来就更省,这也是高铁节能的隐藏优势。 这么看下来,高铁那 9000 度电花得太值了。既能让 500 人以 300 公里的时速快速移动,又能把人均能耗压到这么低,还兼顾了环保。 对比下来,没有哪种交通方式能同时满足快、省、环保这三个要求。那些觉得高铁费电的说法,大多是没算明白人均账,也没看到背后的节能技术。 现在明白为啥国家要大力发展高铁了吧,不是因为速度快这么简单,是它真的在节能这件事上做到了极致,既方便了咱们出行,又给环境减了负,这样的交通方式当然值得好好发展。

0 阅读:1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