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就是阴虚阳亢了!张锡纯有一张阴阳调和方,对付眨眼、耸肩、扭脖子很给力 如

灵松谈育儿 2025-10-07 19:47:58

抽动症:就是阴虚阳亢了!张锡纯有一张阴阳调和方,对付眨眼、耸肩、扭脖子很给力 如果你家孩子有抽动症,平时总爱挤眼、耸肩、清嗓子,还伴有脾气急躁、容易发火,同时又有头晕、口干、晚上盗汗、睡眠不踏实的情况,说明他可能是阴虚阳亢导致的抽动症状,还有希望改善,千万别自暴自弃。家长别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我确实用经典名方“镇肝熄风汤”调理过不少这类抽动孩子,效果都不错。 1阴虚阳亢 在说药方前,得先跟大家讲清楚“阴虚阳亢和抽动症”的关系。孩子的身体讲究阴阳平衡,就像一杯水,阴是水,阳是火,水足火稳,身体才安宁。 但现在很多孩子要么挑食少吃蔬菜水果,要么学习压力大、熬夜多,容易耗伤体内的阴液——阴液少了,就像水不够,火就容易旺,这就是阴虚阳亢。 肝属木,阴虚时肝得不到滋养,就容易肝阳上亢,肝风跟着窜动。 而抽动症的眨眼、耸肩、清嗓子,正是肝风内动的表现:肝风窜到眼睛,孩子就挤眼;窜到肩膀,就耸肩;窜到喉咙,就清嗓子。同时阳亢上火,孩子还会脾气急、口干、头晕,晚上阴液更虚,就容易盗汗、睡不踏实。 2镇肝熄风汤 8岁男孩月月(化名),抽动症快两年了。家长说孩子一开始只是偶尔挤眼,后来发展到频繁耸肩,还总清嗓子;平时一点小事就发火,写作业时坐不住,总说头晕、嗓子干,晚上睡觉还盗汗。 我观察孩子:面色偏红,说话时偶尔会不自觉耸肩,清嗓子的频率很高;摸他的脉,脉象弦数;看他的舌头,舌红少苔——这正是典型的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的情况。 于是我以镇肝熄风汤为底方,根据孩子情况稍作调整,开了方子: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等。 这味方子的思路很明确,就是滋阴潜阳、平肝熄风,专门针对阴虚阳亢引发的抽动:怀牛膝能引血下行,把上亢的肝阳拉下来;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是重镇药材,能压住窜动的肝风,减少挤眼、耸肩这些不自主动作;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能滋阴润燥,补充孩子耗损的阴液,像给上火的肝浇点水,缓解口干、盗汗;川楝子、茵陈能疏肝清热,避免肝气郁结化火,改善孩子脾气急躁的问题;生麦芽能健脾开胃,很多抽动孩子脾胃弱,消化不好,用它帮孩子养脾胃,才能更好吸收药效;甘草则调和诸药,让方子更温和。 调理效果与后续这个方子我先开了三周,孩子复诊时,家长一进门就说有变化:孩子清嗓子的次数少了,耸肩的动作也轻了,晚上盗汗的情况减轻了,孩子也很少发脾气了。 我根据孩子的恢复情况,稍微调整了药量——把生赭石的量减了点,加了少量麦冬,增强滋阴的效果,让孩子口干、头晕的症状再缓解些。再调理三个多月后,孩子的抽动症状基本消失,不再挤眼、耸肩,清嗓子的情况也没了;脾气变得平和,晚上能睡踏实,盗汗全好了;上课能认真听讲,写作业也能坐住,一家人都特别高兴。 3阴虚阳亢的特征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有的还爱吃辛辣、油炸食物,容易耗伤阴液;加上偶尔跟着家长焦虑,肝气容易郁结,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阴虚阳亢,进而引发抽动。 我整理了这类孩子的常见特征,家长可以对照看看: 抽动表现:挤眼、耸肩、清嗓子、甩头,症状在情绪激动或劳累后会加重; 身体症状:口干、头晕、手脚心热,晚上盗汗,舌红少苔; 情绪性格:脾气急躁、容易发火,遇事没耐心,偶尔会有烦躁不安的表现。 孩子的抽动问题,从来不是故意捣乱,而是身体阴阳失衡、肝风内动的信号。通过镇肝熄风汤这类方子调理内在平衡,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再配合规律的生活、清淡的饮食,孩子的抽动症状大多能慢慢改善。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